江门一苇果谁功,海内名儒更有公。
皓首诗书齐祭酒,白衣岩穴汉司空。
入门看竹家家雨,临涧听松日日风。
谁谓俗尘俱不染,翛然唯许此心同。
江门一苇果谁功,海内名儒更有公。
皓首诗书齐祭酒,白衣岩穴汉司空。
入门看竹家家雨,临涧听松日日风。
谁谓俗尘俱不染,翛然唯许此心同。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名为《答沈汝渊》。诗中描绘了对沈汝渊的赞誉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学问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
首联“江门一苇果谁功,海内名儒更有公”以“一苇渡江”的典故开篇,赞美沈汝渊如同一位在学术海洋中独行的智者,其成就非凡,令人敬佩。接着“海内名儒更有公”则进一步强调沈汝渊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颔联“皓首诗书齐祭酒,白衣岩穴汉司空”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将沈汝渊比作古代的学者和官员,表达了对其在学术和道德上的卓越贡献的肯定。其中,“皓首诗书”形容沈汝渊虽年事已高,但依然勤于学问,“齐祭酒”则暗示其在教育领域的崇高地位;“白衣岩穴”和“汉司空”则是对沈汝渊隐居山林,保持高洁品质的赞颂。
颈联“入门看竹家家雨,临涧听松日日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竹”、“雨”、“松”、“风”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沈汝渊生活态度的赞赏,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自然的和谐。
尾联“谁谓俗尘俱不染,翛然唯许此心同”则是对沈汝渊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沈汝渊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精神层面也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其纯净的心灵与世无争的态度,是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汝渊个人品质和生活态度的赞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十载羁宦身,经年别慈母。
问安藉双鱼,奉侍赖子妇。
母氏多圣善,爱我情独厚。
念我微露沾,勖哉慎操守。
奈何岁乙未,汉家珠崖负。
人心皆恐惧,纷纷皆避纣。
母子难俱逃,东望徒回首。
感叹每涕零,莫赎百年咎。
方悔不如农,犹得耕陇亩。
但知菽水欢,不作牛马走。
母容常彷佛,母音如出口。
中视梦母来,顾盼呼某某。
誓将奉母归,晨夕随左右。
儿读母必怡,母然儿放否。
缅怀倚闾时,寸心复何有。
得胜通军号,绿叶插上头。
天寒夜昏黑,长驱过敌楼。
如入无人境,北风鸣飕飕。
进薄焚前署,杀声喊咻咻。
火炮连击之,逃生无处求。
隘巷遇民兵,飞弹红乱投。
颠倒蒺藜内,截屠血涨沟。
鼠窜与鹿奔,星星急散休。
谁提一旅师,逐寇出捕搜。
孽氛立扫净,逆竖敢稽留。
如何再延蔓,猖獗为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