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dāntáoshǎobànyuètái
táng / bái

táogōngyǒuxīngchángrén
zhùtáixiàngbànyuèhuíxiànggāochéng

zhìjiǔwàngbáiyúnshāngbiāohán
qiūshānyuǎnhǎisāngzhèluópíng

shuǐqiěmínglìngrénjìng
zhōngdāngguòjiāngàizànchíchú

注释
陶公:指陶渊明。
逸兴:超脱的兴致。
筑台:建造平台。
回向:面向。
商飙:秋风。
寒梧:寒冷的梧桐。
桑柘:两种树木。
罗平芜:遍布平原。
渌且明:碧绿而明亮。
镜湖:古代湖泊名。
过江去:渡江离去。
踟蹰:犹豫不前。
翻译
陶公有超脱的兴致,不同于寻常人。
他建造了一座半月形的高台,面向高高的城墙角落。
在台上设酒,凝视着飘渺的白云,秋风吹过,使寒冷的梧桐更显萧瑟。
远处的秋山仿佛延伸到大海,桑树和柘树环绕着一片平坦的草地。
水面碧绿而明亮,让人想起镜湖的宁静。
我终究会过江而去,但此刻我却因这美景而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台,眺望远景的情景。"筑台像半月"表明台的形状,如同新月般优美;"回向高城隅"则是说台与古城相依,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置酒望白云"显示诗人在此享受自然之美,与远方飘来的商飙交织成幻境,而"秋山入远海"更增添了一份苍茫与深远。

"桑柘罗平芜"中的桑、柘可能指的是荒废的田野,或者是荒凉的景象。"水色渌且明"则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水面,让人不禁想起那如镜般静谧的湖光。而"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表达了诗人虽然将要离开,但对这片刻的停留仍怀有深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李白大师笔下的风景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漂泊游子对于美好事物即将离去时的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漂母祠

一湾流水碧,荒雪下祠门。

不见王孙钓,空传漂母恩。

蒯通亦徒耳,相国更何言。

未爽千金约,黥彭莫并论。

(0)

白龙崖

舟过白龙崖,石笋插千寻。

石气郁为龙,高卧无古今。

如何不作雨,长恋青山岑。

高望不可即,迟尔金玉音。

(0)

九日有感

献策前年滞帝乡,伤心又度一重阳。

凄凉院宇池无菊,落拓功名鬓有霜。

诗为感怀聊寄咏,酒因酬节勉衔觞。

客亭莫话登高事,望眼何曾到北堂。

(0)

澴川逢张秋崖丈自蜀归

他乡频见雁,旅夜忽逢君。

鬓染峨眉雪,衣沾剑阁云。

风尘谁息驾,井邑尚从军。

迢递澴川路,秋声不可闻。

(0)

湖庄春望

望入平皋路,风光面面分。

山青前日雨,树绿满湖云。

僧梵随云落,渔歌隔水闻。

为沽一壶酒,烂醉倚斜曛。

(0)

题老桧

树头亦有堪题处,半在疏疏落落中。

今日画成晴叶响,不关鸟踏不关风。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