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悯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旱灾的严重情况。首句“正要雨时须不雨”表达了农民们急需雨水滋润庄稼的迫切心情,然而天公不作美,干旱加剧。“已成灾处更成灾”进一步强调了旱情的蔓延和加重。最后一句“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形象地写出田地里的作物因干旱而枯黄,只剩下野草和藜蒿,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对丰收的绝望。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同情心,反映了古代社会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画竹不如真竹真,枝叶易似难得神。
风晴雨露皆有意,子瞻与可无其人。
去岁辟地栽新竹,枝叶离披覆茅屋。
竹梢枯劲竿清瘦,久久可以医吾俗。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
张子对之无一语,淋漓泼墨发异思。
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
移向乾明寺中挂,壁石好撰张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