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千秋存故里,我来削面西风起。
欲问遗踪何处是。傍人指,乱碑没入寒芜里。
今日江山仍战垒,野花阅尽前朝史。
儒将雍容能有几。休相戏,何如铜雀台前伎。
太傅千秋存故里,我来削面西风起。
欲问遗踪何处是。傍人指,乱碑没入寒芜里。
今日江山仍战垒,野花阅尽前朝史。
儒将雍容能有几。休相戏,何如铜雀台前伎。
这首《渔家傲·羊流店怀古·叔子故里》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
开篇“太傅千秋存故里”,以“太傅”这一尊称,点明了历史人物的身份,同时“千秋”二字则强调了其功绩的长久流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我来削面西风起”,诗人自述来访之时,西风拂面,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欲问遗踪何处是”,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历史遗迹的愿望,但“傍人指,乱碑没入寒芜里”一句,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历史的痕迹已被岁月侵蚀,仅剩零星的乱碑和荒草,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今日江山仍战垒,野花阅尽前朝史”,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尽管江山依旧,但战争的痕迹犹存,野花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迭,暗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儒将雍容能有几。休相戏,何如铜雀台前伎”,诗人以“儒将”为喻,表达了对智勇兼备、文武双全的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通过“铜雀台前伎”的典故,暗示了即使在权力与荣耀之下,真正的智慧与勇气也难能可贵,引人深思。
整首词以怀古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赞美。
平时太学客,文藻士林传。
憔悴尚一邑,声名空十年。
风烟长夏始,关塞浊泾前。
莫作归来叹,将军好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