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潜山万髻鬟,一峰孤秀独搀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坐潜山之侧,眼前展现出一幅壮观的自然画卷。"坐对潜山万髻鬟",将潜山比喻为千千万万的发髻攒聚在一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形态,如同女子的秀发般婉约而秀美。"一峰孤秀独搀天"则聚焦在其中最突出的一座山峰,它孤独挺拔,直插云霄,显现出一种峻峭与高洁的气质。整体上,这句诗通过精炼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以及对孤峰独立、卓尔不群的精神风貌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老阁
奎芒萃黄竹,䔍生有魁儒。
一阳在黍谷,出自九死馀。
膺滂陪党籍,文陆共简书。
晚归双瀑院,残经理蠹鱼。
招邀遍江东,鹳浦尤其渠。
秦川故观察,同声和于于。
扁舟时过从,素心不可渝。
江村拟汉阴,庞马足并驱。
高州绍坠绪,报本时瞿瞿。
有子承先志,杰阁凌太虚。
春秋仲丁日,少牢荐香醑。
百年嘘薪火,二老降履絇。
试看午夜分,五纬临前除。
牧斋本与茶村相契及国初竟陵谭侍讲主试江宁致敬于茶村如燕太子所以事荆卿者茶村叩之则长跪流涕曰欲先生为吾家报世仇也茶村嘿然是日饯别侍讲诗有云海内于今枉可怜江南遍唱李龟年指牧斋也而是后操戈于初有学集者实由之始矣唐丈南轩语及因纪以诗
门户纷纶祸未休,可怜文字亦戈矛。
当年宿老先挑衅,易世儿曹继复仇。
彼我相观均一笑,古今岐视实同邱。
须知根柢皆疏薄,谁是江河万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