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从东,云起从西。打蓬蓬大帝蓑衣。
鼍鸣是否,鹙秃来兮。总刈要晴,耕要雨,不舒齐。
巧语黄鹂,苦语鷤䳏。泥滑滑竹里鸡啼。
谁家祭酒,若个阇黎。任金刚眼,菩萨眼,一眯■。
云起从东,云起从西。打蓬蓬大帝蓑衣。
鼍鸣是否,鹙秃来兮。总刈要晴,耕要雨,不舒齐。
巧语黄鹂,苦语鷤䳏。泥滑滑竹里鸡啼。
谁家祭酒,若个阇黎。任金刚眼,菩萨眼,一眯■。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沈曾植所作的《行香子·其一》。诗中以自然景象和动物声音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云起从东,云起从西"展现了天空的多变,"打蓬蓬大帝蓑衣"则借大帝形象比喻风雨无常。"鼍鸣是否,鹙秃来兮"通过鼍(鳄鱼)和鹙(水鸟)的叫声,寓言天气变化。"总刈要晴,耕要雨"表达了农人对天气的期盼,"不舒齐"则反映出生活的不易。
接下来,诗人通过"巧语黄鹂,苦语鷤䳏"对比黄鹂的欢快与鷤䳏(一种水鸟)的哀鸣,展现大自然的生动。"泥滑滑竹里鸡啼"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质朴。"谁家祭酒,若个阇黎"用祭酒(主持祭祀的人)和阇黎(僧侣)的形象,暗示了村里的日常生活和信仰。
最后,"任金刚眼,菩萨眼,一眯■"以金刚眼和菩萨眼的比喻,表达出诗人超然物外,看透世事的心态,"一眯■"可能是"一眯眼"或"一迷离",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寓含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
胡为浪自悲,怀古泪纷季。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
沈骨不沈名,清风两江水。
或云非正命,是昧舍生理。
归全岂发肤,所惧本心毁。
哭父天为惊,忧君国将燬。
於焉偷吾生,何以立戴履。
修短在百年,芳秽垂千纪。
之人死犹生,滔滔真死矣。
冰玉为骨秋为神,堂堂内相真天人。
谏草数百垂清芬,仁义一洗功利尘。
刳肝沥血空排云,白日不鉴吾忠勤。
奉天诏下哀痛新,将士感泣天亦闻。
皇威雷动清九垠,一纸可敌百万年军。
草茅学古期致君,以额扣阍九虎嗔。
玉堂云雾当华津,秋耿何不批龙鳞。
一尊酹古凄夕曛。
鵷湖之水春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