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影.题伯沆师孤雁图》
《疏影.题伯沆师孤雁图》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西风渐紧。对暮天杳霭,云意低暝。

倦羽催归,迢递烟程,凄凉说与秋景。

寒山占断相思路,盼不到、书题斜整。

怅玉楼、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

还忆长门影暗,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

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换了唐宫金镜。

苍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尽。

更那知、梦稳霜葭,自有寒心难省。

(0)
鉴赏

这首词以"西风渐紧"开篇,描绘出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西风吹动,天空阴沉,云层低垂,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词人借孤雁的形象,表达了离愁别绪。"倦羽催归"四字,寓言了孤雁的疲惫和思归之情,而"迢递烟程"则进一步渲染了旅程的遥远和艰辛。

"寒山占断相思路",写孤雁在寒山中寻找同伴,却始终无法寻觅到,暗示词人的孤独和期待落空。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室内,"怅玉楼、缥缈香深",描绘出一个寂静而幽深的空间,酒消人醒,更显孤独无依。

"还忆长门影暗",借汉武帝陈皇后失宠之事,表达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境遇的哀怨。"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通过孤雁的哀鸣,传达出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描绘出渭水边的落日余晖,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换了唐宫金镜"则暗示昔日繁华不再,只剩下凄凉。词人独自离去,任凭秋江淘尽,"瑟瑟"的江水更增添了悲凉。

最后,词人感叹梦境虽安稳,但"梦稳霜葭"中的寒心难以自解,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内心的孤寂。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孤雁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罗汉影

法身无著本来空,应供随缘处处同。

偶向石间留个影,一轮秋日碧潭中。

(0)

送临川教授叶端仁赴阙·其二

嘉林有石龟,视尾知千龄。

支床气愈老,巢莲身始轻。

钻灼占休咎,胸中疑惑明。

纳锡藏太卜,决策安朝廷。

吾徒昧倚伏,祸福何由徵。

(0)

拟梅轩三首·其三

谁将蜜渍借微酸,小摘曾闻脩玉盘。

争似江南风致在,瓶红初向绿阴看。

(0)

石桥·其一

石梁杰出望南州,登览从公破旅愁。

棋罢未应消一日,人归无奈已千秋。

尘缨自喜临流濯,车辖仍逢好事投。

莫怪神仙近如许,当年此地绝深幽。

(0)

游麻姑山仙都观

浥露出南郭,遵涂眄西岭。

幽寻不惮远,陟巘造殊境。

悬瀑泻天路,高斋跨参井。

麻姑固神人,上下凌倒景。

逸驾不容追,遗踪抟尘影。

仙坛独岿然,藓蚀此山顶。

古屋鸣鸺鹠,污池浴蛙黾。

葛颜有异闻,源委邈难省。

空馀丰碑字,欻若猊骥骋。

永言赏心遇,所乐尘务屏。

濯缨欲师孔,斲鼻还思郢。

安得斯人徒,置论挈裘领。

圣真岂远而,炯炯金在矿。

九渊孕明月,七返閟神鼎。

至道如可求,汲深愿修绠。

(0)

弈棋绝句二首·其二

鹭落寒江鸦点汀,晴窗飞雹击槃声。

方圆动静随机见,清簟疏帘眼倍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