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是重阳,萸紫樨红菊更黄。
可但初旬堪落帽,不□二九再飞觞。
芝书况有重重庆,桂种仍传衮衮芳。
岁岁年年秋色里,玳筵红烛醉风光。
一年好景是重阳,萸紫樨红菊更黄。
可但初旬堪落帽,不□二九再飞觞。
芝书况有重重庆,桂种仍传衮衮芳。
岁岁年年秋色里,玳筵红烛醉风光。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项安世在重阳佳节之际的欢庆景象。首句“一年好景是重阳”直接点出重阳节是全年最美的时光,接着通过“萸紫樨红菊更黄”展现了节日里盛开的茱萸、桂花和菊花,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诗人提到“可但初旬堪落帽”,暗示着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登高赏菊,人们在十月初一这一天可以摘下帽子,寓意除去一年的忧虑,轻松愉快。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期待着“不□二九再飞觞”,可能是在说在重阳后的二九天(即农历九月二十九)继续畅饮,共享欢乐。
“芝书况有重重庆”表达了对亲友的深深祝福,这里的“芝书”象征美好的书信,而“重重庆”则意味着双重的庆祝。同时,“桂种仍传衮衮芳”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桂花的香气不断飘散,增添了节日的温馨。
最后两句“岁岁年年秋色里,玳筵红烛醉风光”总结全诗,诗人希望每年的秋天都能在热闹的宴席中度过,红烛照耀下的美景让人沉醉,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的热闹与欢乐,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天台春煖兰若馨,海榴喷血黄鸟鸣。
风晴雨霁洞天晓,画屏有路游人行。
刘郎阮郎剡溪客,结伴穷幽绝人迹。
洞口遥闻漱玉声,时有飘英点溪碧。
扪萝涉水前攀缘,瞥见胜景层峦巅。
夭桃瑶草蔓深谷,飞楼杰阁凌青烟。
潭上金桥跨龙背,绰约双鸾饮潭水。
初疑帝子别潇湘,珠佩珊珊移玉趾。
环姿玮态踌躇久,熟视人间未尝有。
罗幕深沈邀客留,胡麻为饭椒浆酒。
问郎于此何当还,壶中景迥非尘寰。
客惊遽返觅闾里,子孙虽在皆重玄。
年华瞬息嗟浮世,往事分明如梦寐。
相与回寻旧路非,乱山稠叠烟云蔽。
我来蹑屐观遗踪,松阴坐久曾不逢。
野僧相引下山宿,落霞斜日林梢红。
《刘阮洞》【宋·吴师正】天台春煖兰若馨,海榴喷血黄鸟鸣。风晴雨霁洞天晓,画屏有路游人行。刘郎阮郎剡溪客,结伴穷幽绝人迹。洞口遥闻漱玉声,时有飘英点溪碧。扪萝涉水前攀缘,瞥见胜景层峦巅。夭桃瑶草蔓深谷,飞楼杰阁凌青烟。潭上金桥跨龙背,绰约双鸾饮潭水。初疑帝子别潇湘,珠佩珊珊移玉趾。环姿玮态踌躇久,熟视人间未尝有。罗幕深沈邀客留,胡麻为饭椒浆酒。问郎于此何当还,壶中景迥非尘寰。客惊遽返觅闾里,子孙虽在皆重玄。年华瞬息嗟浮世,往事分明如梦寐。相与回寻旧路非,乱山稠叠烟云蔽。我来蹑屐观遗踪,松阴坐久曾不逢。野僧相引下山宿,落霞斜日林梢红。
https://shici.929r.com/shici/95qvz59C3.html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
昼闲度。因甚天也悭春,轻阴便成雨。绿暗长亭,归梦趁飞絮。有情花影阑干,莺声门径,解留我、霎时凝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