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对花柳,堂后瞰沼沚。
贤者堂中人,虚心湛如水。
烦暑当风窗,中宵隐月几。
作诗纪胜概,诗与水清泚。
堂前对花柳,堂后瞰沼沚。
贤者堂中人,虚心湛如水。
烦暑当风窗,中宵隐月几。
作诗纪胜概,诗与水清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世界的平和。诗人在描述自己的居所,一座名为玉溪堂的庭院,通过“堂前对花柳,堂后瞰沼沚”两句,展现了园中之美,其中“对花柳”指的是面朝着盛开的花卉和随风摇曳的柳枝,而“瞰沼沚”则表明园后有一个池塘,水光潋滟。
接着,“贤者堂中人,虚心湛如水”两句,诗人赞美居于此堂之人的高尚品德,将其心性比喻为清澈见底的水,表达了对贤者的敬仰和向往。这里的“虚心”意味着心境的平静与开放,如同清水一般。
中间两句,“烦暑当风窗,中宵隐月几”描绘了炎热夏季诗人在庭院内享受凉爽之景象。“当风窗”表明诗人正坐在迎风的窗前,感受着凉风的拂面,而“中宵隐月几”则是夜深人静时分,月光透过窗棂,投射在桌案上,如同几案一般。
最后,“作诗纪胜概,诗与水清泚”两句,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诗歌,用以记录美好的心得和景象。这里的“清泚”形容诗歌如同清澈的溪流,流淌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居者高尚品德的赞扬,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平和生活态度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