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多景楼》
《多景楼》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怀古心情独倚楼,荻花枫叶满江秋。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流。

铁瓮百年春雨梦,铜驼万里夕阳愁。

西风历历吹征雁,又带边声过石头。

(0)
注释
怀古:对古代历史或文化的怀念。
独倚楼:一个人独自站在楼上。
铁瓮:形容坚固的古城,这里指镇江。
铜驼:古代洛阳的象征,此处借指远方。
边声:边境上传来的军号或其他边疆特有的声音。
石头:石头城,指南京,因其多用石头建造而得名。
翻译
怀着怀旧的心情独自倚在楼上,江面上满是荻花和枫叶,秋意浓厚。
此地雄踞吴楚东南交汇之处,江水连接着荆扬上下游,景象壮阔。
百年古城铁瓮沉浸在春雨梦境中,万里之外的铜驼在夕阳下引发无尽忧愁。
西风清晰地吹过南飞的大雁,又带来了边疆的号角声,越过石头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多景楼》,作者陈允平是宋代文人。诗人以怀古之情独自登楼,眼前是满目秋色,荻花和枫叶装点了江面。他感叹此地乃吴楚东南的交汇之处,江水东流直连荆扬,显示出壮阔的地理形势。诗人思绪飘向历史,想象着铁瓮城历经风雨后的春雨梦境,以及远方铜驼城在夕阳下的苍凉之感。西风吹过,带来了雁阵的鸣叫,又夹杂着边关的号角声,更添了几分戍边的哀愁。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历史联想,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孤独的情感。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挽吕东莱二首

讲道东阳郡,门生数百人。
从游倾里社,忻慕满朝绅。
仁宦淹难进,声名炯不泯。
伯牛有斯疾,夫子亦悲辛。

(0)

到九锁陆永仲出迎次韵二绝

失身名利易沉浮,晚悟真筌盖退休。
咫尺洞天无间阻,百岩芝蕨为吾留。

(0)

登泰山二首

一跻尼父更谁登,扶日扪参紫翠层。
四海儿孙向罗立,万方稚子走香灯。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长啸一声空八表,恍疑鹏背坐来曾。

(0)

上喻史君重建霞起堂六首

楼观策茫似积苏,一麾得傍化人居。
可能永日销棋局,且要蒙头读道书。

(0)

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

形如合皂对清江,吴汉神仙古道场。
玉像灵多民受赐,天书岁久墨犹香。
绛霞密锁灵仙馆,碧雾轻笼正一堂。
苍藓斓斑双鲤石,寒泉澄湛九龙塘。
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
擣药鸟声喧夜榻,升天马迹印西冈。
葛憩源深生异草,凌云峰峻染瑶光。
丹井虽存人杳漠,松巢空见鹤飞翔。
屏妆水墨夸陶弼,门断尘埃忆孟昌。
风来松桧笙箫地,春入园林锦绣乡。
个中自少红尘到,闲里惟知白昼长。
景物敢吟成实录,愿凭贤宰一称扬。

(0)

赋梅堂闲吟

天公久不试铅华,尽把清香付此花。
白玉堂中春未动,等闲攀折野人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