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蹠傥名丘,孔子还名蹠。
蹠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
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盗蹠傥名丘,孔子还名蹠。
蹠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
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卜算子·饮酒败德》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道德观念的反思。诗人以盗跖(春秋时期的大盗,与孔子并称)为例,指出即使像他这样名声不佳的人,如果换个名字如丘(孔子),人们也会有不同的评价。诗人认为,关于美恶的判断并非绝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他们的名声往往被记载在简册上,而这些记录往往是虚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连他们的骨头都可能被蝼蚁侵蚀。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因此他提出不如暂且抛开这些纷扰,借酒浇愁,享受当下。
这首诗体现了辛弃疾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思考,以及对世俗价值观的质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他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