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无薪木,厨寒妇子饥。
可怜大堤上,偷拾败芦归。
水国无薪木,厨寒妇子饥。
可怜大堤上,偷拾败芦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水乡家庭生活的艰辛画面。"水国无薪木"说明这里物资匮乏,连柴火都难以找到,导致家庭生活极其困苦。"厨寒妇子饥"直接描述了妻子和孩子的饥饿状态,厨房冷清,食物短缺。诗人同情这些在大堤上辛苦寻找生活物资的人们,"可怜大堤上,偷拾败芦归",他们甚至不得不冒着风险去捡拾河边废弃的芦苇来填补家用。这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存境况,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清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黄河东奔淮水长,威襄世泽流汤汤。
庆钟五叶兰蕙芳,千葩万卉皆文章。
安边六策排天阊,清新诗句追盛唐。
竹风掠地百草黄,街尘不动狡兔藏。
殊勋懿戚先后光,不虞荆棘生门墙。
母翁两手扶纲常,九折不挫百鍊刚。
六阴既剥天回阳,山河永固无沧桑。
貂蝉闪日光鹓行,翟冠夺目萱草香。
母恩父德相颉颃,声谐琴瑟宜寿康。
天胡不惠降大殃,彩埋双璧十景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