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微时寄食山寺》
《思微时寄食山寺》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七言绝句

招提忆昔寄孤踪,晓甑犹尘午未舂。

地僻读书无外事,家贫教子有全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ēishíshíshān
sòng / jiāng

zhāozōngxiǎozèngyóuchénwèichōng

shūwàishìjiāpínjiàoyǒuquángōng

翻译
回忆起往昔在寺庙的日子,我独自一人度日。
早晨的甑中还留有尘土,午后还未舂米做饭。
注释
招提:寺庙。
昔:过去。
孤踪:孤独的身影。
晓甑:早晨的炊具。
犹:仍然。
尘:尘土。
午未舂:午后还没有舂米。
地僻:地方偏僻。
读书:阅读学习。
无外事:没有其他杂事。
家贫:家庭贫困。
教子:教育孩子。
有全功:却能全面育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思微时寄食山寺》。诗中表达了诗人回忆过去在山寺中度过的时光,以及那段简朴生活的感触。首句“招提忆昔寄孤踪”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山寺中独自生活的怀念,"孤踪"二字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寂寥。次句“晓甑犹尘午未舂”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清晨的甑(古代炊具)上还留有尘埃,午饭还未舂米,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苦和简单。

第三句“地僻读书无外事”写出了山寺环境的偏远和宁静,诗人可以专心致志地读书,没有世俗的打扰。“地僻”二字突显出环境的清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最后一句“家贫教子有全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子女的执着,尽管家中贫穷,但依然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对后代的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寺生活和诗人的心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家庭责任的坚守,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桐谿行

东郊驿树连理枝,西庙丛篁十丈围。
堪将轻素命人画,赉为方物归京师。
公署石楠圆似盖,画楼北面当厅桧。
桐谿怪石胜太湖,贱如泥土无人爱。
天生尔材地且卑,空山老朽人不知。
人不知,睦州右史作歌词。

(0)

寄樊郎中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合倍相思。
夜来远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0)

悟棋歌

因观黑白愕然悟,顿晓三百六十路。
馀有一路居恍惚,正是金液还丹数。
一子行,一子当,无为隐在战征乡。
龙潜双关虎口争,黑白相击迸红光。
金土时热神归烈,婴儿又使入中央。
水火劫,南北战,对面施工人不见。
秘密洞玄空造化,谁知局前生死变。
人弃处,我须攻,始见阴阳返复中。
综喜得到无争地,我与凡夫幸不同。
真铅真汞藏龙窟,返命丹砂隐帝宫。
分明认取长生路,莫将南北配西东。

(0)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

吴淞江上好春风,水上花枝处处同。
得似鸳鸯与鸂鶒,时时来往锦云中。

(0)

闻山东消息三首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
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0)

陪郑明德倪元镇游天平山四首

郑监风流老不衰,倪宽头白更应痴。
吴越英雄已泥土,欲从江海问西施。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