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自寿·其三》
《七十自寿·其三》全文
清 / 林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向情田种爱根。

绮语早除名士习,画楼宁负美人恩。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

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

(0)
鉴赏

这首诗《七十自寿(其三)》由清代诗人林纾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自我期许。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以及人生价值的追求。

首句“不留宿孽累儿孙”,意味着诗人不希望自己的过失或罪恶影响到后代子孙,强调了道德传承的重要性。接着,“不向情田种爱根”则表明诗人反对情感的过度投入,认为这可能会滋生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影响个人的内心平静与生活品质。

“绮语早除名士习”一句,诗人批判了文人雅士中常见的浮夸言辞,主张去除虚伪的言谈,回归真诚与朴实。而“画楼宁负美人恩”则是对追求物质享受和外在美的否定,诗人宁愿放弃这些诱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独立。

“世惟解事方循分,行果知难敢放言”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处世原则。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事物本质的人才能遵循自然规律行事,而面对困难时,更应谨慎言辞,避免轻率表态可能带来的后果。

最后,“心折竹溪名父子,从他闽洛溯渊源”表达了诗人对竹溪名父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自己愿意追溯历史根源,寻找精神上的共鸣与指引。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与反问,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林纾

林纾
朝代:清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猜你喜欢

贺范龙图兼知延安

大兵昔摧伤,两将折旗鼓。

哀哉中国士,化作城下土。

冤魂不得返,杀气凌彼苍。

天亦为之悲,白昼日无光。

人言此城下,往往鬼神哭。

此事天子忧,此心大夫辱。

昔公守东越,人怨公不用。

今日公在西,知公德持重。

筑城不必坚,解甲不可攻。

何况保金城,弛张皆系公。

汲黯辅炎汉,淮南内竦惧。

郅都守穷边,匈奴为之去。

此事昔所闻,今日见所亲。

折冲樽俎间,震动旃裘民。

国耻行且刷,寇雠不可保。

斯人叹微管,愿及太平老。

(0)

代答张君祖诗

真朴运既判,万象森已形。

精灵感冥会,变化靡不经。

波浪生死徒,弥纶始无名。

舍本而逐末,悔吝生有情。

胡不绝可欲,反宗归无生。

达观均有无,蝉蜕豁朗明。

逍遥众妙津,栖凝于玄冥。

大慈顺变通,化育曷常停。

幽闲自有所,岂与菩萨并。

摩诘风微指,权遒多所成。

悠悠满天下,孰识秋露情。

(0)

晋宗庙歌十一首·其九文皇帝登歌

于皇时晋,允文文皇。聪明睿智,圣敬神武。

万几莫综,皇斯清之。虎兕放命,皇斯平之。

柔远能迩,简授英贤。创业垂统,勋格皇天。

(0)

赋弩

南岳之干,钟山之铜。应机命中,获隼高墉。

(0)

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

裴回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

(0)

辛亥寒食

寒食年年好,今年迥不同。

秋千与花影,并在月明中。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