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园林夕照明,浮岚卷尽竹烟清。
去来小蝶花间舞,断续秋蝉叶底鸣。
几处平台凉影淡,数层敞榭翠涛倾。
耽幽衲子应间坐,读罢愣严诗又成。
秀色园林夕照明,浮岚卷尽竹烟清。
去来小蝶花间舞,断续秋蝉叶底鸣。
几处平台凉影淡,数层敞榭翠涛倾。
耽幽衲子应间坐,读罢愣严诗又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寺院景象。首联“秀色园林夕照明,浮岚卷尽竹烟清”以夕阳余晖洒在园林上,映照出一片秀美之色,同时将周围的雾气和竹林的烟雾描绘得清新脱俗,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颔联“去来小蝶花间舞,断续秋蝉叶底鸣”通过蝴蝶在花间轻盈起舞,秋蝉在叶下断续鸣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寺院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自然界与寺院生活的和谐共存。
颈联“几处平台凉影淡,数层敞榭翠涛倾”则将视线转向寺院内部,描绘了几处平台上光影交错的淡雅景象,以及数层敞榭中翠绿波涛般的景致,既体现了建筑的宏伟与自然的融合,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尾联“耽幽衲子应间坐,读罢愣严诗又成”点明了僧侣们在此修行、读书的生活状态,他们沉浸在佛法的世界里,读完《楞严经》后,又创作出了新的诗歌,表达了他们在修行中的感悟与创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弥陀寺内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以及僧侣们在修行生活中的宁静与智慧,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人文关怀。
触热能相访,言归有底忙。
百开才半面,一别又三湘。
诗人江西社,心传肘後方。
木天须此土,舟笔挍官黄。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秪相催。
琼树初瞻二纪中,玉京再别一星终。
我随病鹤欹黄帽,公驾云鸿上碧穹。
寄径丝纶紫薇阁,押班冠剑大明宫。
锦园尚欠桃栽否,儿辈河阳待晓风。
弃入修门访旧游,故人相见喜还愁。
茂林修竹君鬊碧,折苇枯荷我鬓秋。
莫把升沉著怀抱,古来览圣几公侯。
一尊追送江东棹,梦逐清波弄白鸥。
润州太守去明州,谁寄长江万里流。
鸡省却烦三语椽,龙章卧护两淮秋。
古来北府多名酒,今复南徐说胜游。
聊奉双亲小行乐,即持荷橐侍宸旒。
满听除书好,明州胜吉州。
又为邦伯去,政坐治声优。
过阙端能遇,居中定作留。
新民莫漫喜,竹马不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