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帆低,山围树合,云起小楼日暮。
惊夭矫、青鸾并下,爱绰约绛莲齐吐。
更重重、蕴火含烟,似欲借、向风乱烧平楚。
问何处阳台,连朝傍晚,幽期宋玉曾赋。
香阁深深看不见,况顷刻溟濛,竟迷江路。
停杯望、一心辗转,垂带坐、双眸凝注。
总莫怪、换狗更衣,却全似伊行,言语无据。
就倚遍阑干,轻阴不散,又作半天疏雨。
水远帆低,山围树合,云起小楼日暮。
惊夭矫、青鸾并下,爱绰约绛莲齐吐。
更重重、蕴火含烟,似欲借、向风乱烧平楚。
问何处阳台,连朝傍晚,幽期宋玉曾赋。
香阁深深看不见,况顷刻溟濛,竟迷江路。
停杯望、一心辗转,垂带坐、双眸凝注。
总莫怪、换狗更衣,却全似伊行,言语无据。
就倚遍阑干,轻阴不散,又作半天疏雨。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登楼观云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天一色、帆影低垂、群山环抱、树木掩映、云雾缭绕的小楼日暮之景。青鸾般的云彩在空中飞舞,与绛红色的莲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生动的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蕴火含烟”、“借风乱烧平楚”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云雾在风中翻腾、弥漫的情景,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诗人设问,何处的云彩能像传说中的阳台一样,引人遐想,让人联想到宋玉的诗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香阁深深看不见”,进一步渲染了云雾的浓重,使得视线难以穿透,仿佛连近在咫尺的香阁也变得遥不可及。紧接着,“况顷刻溟濛,竟迷江路”,更是强调了云雾变化之快,瞬间就能遮蔽一切,连通向远方的道路都变得模糊不清。
诗人通过“停杯望”、“一心辗转”、“垂带坐”、“双眸凝注”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激动与沉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最后,“总莫怪、换狗更衣,却全似伊行,言语无据”,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言说的感受的无奈与感慨,仿佛所有的语言都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情感。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向闲庭散步,忘今夕,是何年。
听犬吠鸡鸣,始知自己,身在尘寰。
苍天。
黝然不语,闪万千、星眼看人间。
何处璚楼玉宇,几番沧海桑田。
庄严。
依旧是平凡。
冬去又春还。
问小立因谁,深宵露冷,不记衣单。
开残。
小梅数朵,剩离离、枝上着微酸。
病里生机尚在,无人说似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