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司业·其四》
《送徐司业·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京国如相问,君言在海东。

梅花犹汉腊,菰米亦吴风。

别绪萦春柳,离声托暮鸿。

异时重握手,应傍景阳宫。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徐司业》其四,表达了一位朋友即将远行时的深厚情感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京国如相问,君言在海东”,诗人想象友人离开京城后,如果有人询问他的去向,可以回答说他去了遥远的东海之滨。这里以“海东”象征远方,既表达了对友人旅途遥远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未知旅程的祝福。

颔联“梅花犹汉腊,菰米亦吴风”,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梅花代表了冬日的寒冷与坚韧,汉腊则暗示着历史的悠久与庄严;菰米则是江南水乡的特产,吴风则指江南地区的文化风情。这两句通过梅花与菰米、汉腊与吴风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此行将经历的美好与丰富的期待。

颈联“别绪萦春柳,离声托暮鸿”,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氛围。春柳的柔美与离愁交织在一起,暮鸿(傍晚的鸿雁)的哀鸣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尾联“异时重握手,应傍景阳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景阳宫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象征,代表着相聚的地点或美好的回忆。这句诗预示着尽管现在分别,但将来总有一天会再次相聚,充满了对友谊长存的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塞上行

白草愁连紫塞长,行云落日共苍茫。

驱车竟日无村落,到处逢人指战场。

(0)

答顾全州华玉寄书

并向明时作放臣,殊方本拟日相亲。

兰舟空喜浮湘侣,桂岭悲看对月人。

太守书来和驻节,崆峒书至益沾巾。

湘南顾况今虚语,岐路南中事更真。

(0)

四景·其四

嵓栖寡俦匹,幽思渺难裁。

雪阵寒初阁,江光晚未开。

转空闻语屑,锵韵上琴台。

日暮看犹落,渔翁罢钓回。

(0)

同养斋游慧力寺

禅房闭幽阒,依依近寒城。

江光动林景,岩雾迥阴晴。

日宴远山出,新松差长成。

客来僧自起,坐久钟亦鸣。

窈窕竹廊静,时复兰烟轻。

眷此同年友,暂驻车马荣。

契阔慰初展,语散情复萦。

法侣喜相偶,煮茶支跛铛。

碧瓯濯孤兴,起爱缘云行。

憩涧悦佳树,冷飙徐有声。

且复一欢酌,放歌沧浪清。

(0)

送李献吉饷军宁夏·其二

触人秋暑何瀰瀰,游子驱车涉千里。

悠悠旌拂华山云,萧萧马度泾川水。

(0)

春夜宿黄山庄楼上

暝色西林入,高楼一榻平。

天虚心迹迥,山寂梦魂清。

帘月交花影,檐风静竹声。

幽怀不可耐,起坐彻馀更。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