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纤阿去嵯峨。睹物知命。使余转欲悲歌。
忧戚人心胸。处山勿居峰。在行勿为公。
居峰大阻锐。为公遇谗蔽。雅琴自疏越。
雅韵能扬扬。滑滑相混同。终始福禄丰。
羲和纤阿去嵯峨。睹物知命。使余转欲悲歌。
忧戚人心胸。处山勿居峰。在行勿为公。
居峰大阻锐。为公遇谗蔽。雅琴自疏越。
雅韵能扬扬。滑滑相混同。终始福禄丰。
这首诗名为《前缓声歌》,出自南北朝时期,作者是谢惠连。诗中的语言古朴,但蕴含深意。
开篇“羲和纤阿去嵯峨”,“羲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掌管四时的神祇,这里借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迁。"纤阿"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柔弱或细长,这里的意思则是描绘出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情境。“去嵯峨”则是一个地貌描写,用以表达一种高远和峻险的景象。
接着“睹物知命”,这句话意味着通过观察万物来认识生命的宿命。这里的“睹物”即是观察事物,“知命”则指的是对命运有所领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一种哲学思考。
紧接着“使余转欲悲歌”,诗人因而生出悲凉之情想要高声歌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面对自然界时的那种崇敬与自卑心理。
“忧戚人心胸”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忧愁和压抑,"忧戚"二字常用来形容心中的不快或烦恼,“人心胸”则是指人的内心深处。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对现实生活中苦闷情绪的描写。
“处山勿居峰。在行勿为公。”这里的“处山勿居峰”意味着即使身处高山也不必定要选择最高的峰顶作为栖息之地。这两句诗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情怀。
“居峰大阻锐。为公遇谗蔽。”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险峻山峰和复杂人际关系时的感受。“居峰”指的是居住在高峰之上,“大阻锐”形容山峰的险峻与难以逾越。而“为公遇谗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的误解和诬陷感到困扰。
“雅琴自疏越。雅韵能扬扬。”这里的“雅琴”指的是高雅的音乐,“自疏越”意味着这种音乐自身就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雅韵能扬扬”则是说这种高雅的情操能够流传和弘扬。
最后,“滑滑相混同。终始福禄丰。”“滑滑”形容一种流畅自然的状态,这里的“相混同”意味着各种元素或事物能够和谐共处。“终始福禄丰”则预示了一种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幸福和吉祥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峰、音乐、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自我超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