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风。
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柘中。
俯窥清夺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虽天力,经纶是禹功。
萦纡数州接,浩荡百源通。
世久无昏垫,川今有会同。
冷烟犹漠漠,暖渌己融融。
暂得观形胜,翛然慰转蓬。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风。
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柘中。
俯窥清夺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虽天力,经纶是禹功。
萦纡数州接,浩荡百源通。
世久无昏垫,川今有会同。
冷烟犹漠漠,暖渌己融融。
暂得观形胜,翛然慰转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扁舟,顺流而下,经历险滩之后到达淮浦的情景。在这里,诗人感受到了春风的拂面,询问渡口的桑树和柘枝。诗中通过俯瞰清澈的水面和回望渺小的天空,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委注虽天力,经纶是禹功”一句,表达了天地间的自然力量和古圣王禹(即大禹)治水的智慧。接下来的“萦纡数州接,浩荡百源通”则描绘了河流蜿蜒曲折,与众多州县相连,以及河川壮阔、水流通畅的情状。
诗人通过“世久无昏垫,川今有会同”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不再有堵塞的欣慰,以及当前河流汇聚一处的景象。末尾两句“冷烟犹漠漠,暖渌己融融。暂得观形胜,翛然慰转蓬”则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以及内心的喜悦和暂时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智慧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