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制青奴一壁寒,更支绿玉两头安。
谁言诗老眠云榻,不是渔郎钓月竿。
醉梦那知蕉叶雨,小舟亲过蓼花滩。
蹶然惊起天将晓,窗下书灯耿复残。
已制青奴一壁寒,更支绿玉两头安。
谁言诗老眠云榻,不是渔郎钓月竿。
醉梦那知蕉叶雨,小舟亲过蓼花滩。
蹶然惊起天将晓,窗下书灯耿复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晚独处的景象和心境。"已制青奴一壁寒,更支绿玉两头安"表明诗人在一个清冷的夜晚,围着竹床编织,竹子被用作屏障,周围点缀着翠绿的玉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接下来,"谁言诗老眠云榻,不是渔郎钓月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仍能创作诗歌的自信,即使别人认为他年老体弱,已经不能再有佳作,但他本人却像一位渔夫一样,依然能够在夜晚捕捉到诗意。
"醉梦那知蕉叶雨,小舟亲过蓼花滩"则描绘了一种恍惚的醉酒之后的梦境和现实交织的场景。诗人似乎是在描述自己在一次微醺后的一段行走经历,经过了盛开着蓼花的小溪岸边。
最后,"蹶然惊起天将晓,窗下书灯耿复残"则是对夜晚突如其来的惊醒和天亮前的那份仓促感的描写。诗人在夜深时分突然被惊醒,而窗下的书灯依旧微弱地闪烁着光芒,似乎时间已经悄然过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于艺术创作永不言弃的执着。通过对夜晚环境和心境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