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四首·其三》
《初夏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院落寥寥日正长,小梅初熟亚枝黄。

午窗书引昏昏思,角簟宜开旧竹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庭院内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午后的慵懒与自然之美。

首句“院落寥寥日正长”,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阳光充足,庭院内显得空旷而宁静的画面。寥寥二字,既表现了环境的清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为整首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

次句“小梅初熟亚枝黄”,将视线转向庭院中的一株小梅树。初熟的小梅果实点缀在枝头,呈现出金黄色,与绿叶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色彩的对比,也预示着初夏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午窗书引昏昏思”,转而描写诗人在午后的读书情景。窗外的光线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营造出一种昏昏欲睡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诗人状态的描述,也反映了夏日午后的慵懒与惬意。

最后一句“角簟宜开旧竹床”,点明了诗人休息的地点——一张旧竹床。角簟,即竹席,是夏季常用的凉具。诗人选择在竹床上休息,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也符合夏日避暑的需求。整个画面温馨而舒适,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初夏时节庭院内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更漏子.寄外

晚风柔,红雨嫩。早是病花霜信。空惜别,枉相思。

天涯无见时。子规声,蝴蝶影。不道秋心尽冷。

书未就,泪先凝。离愁写不成。

(0)

菩萨蛮.屈宛仙、叶苕芳合写春兰秋菊图

群芳各占春秋妙。芭蕉雪里人争笑。画手是凡才。

非时不并开。仙心无隔碍。合写如相爱。

好在不同时。同时转不奇。

(0)

金缕曲.题凌芷沅《翠螺阁遗稿》

独抱牙琴怨。忒无端、一弹再鼓,朱弦重断。

天下伤心谁此似,恨海终难填满。

叹岁月、暗中偷换。

刻烛论诗人似玉,怎匆匆、镜里空花幻。

便梦也,抑何短。翠螺眉黛红螺研。

最凄凉、一般闲却,张郎斑管。

剩有玉台酬唱稿,待付香檀梨板。

未读也、寸肠先乱。

何况痴情侬亦累,算蚕丝、未了馀生喘。

愁病味,倍偿惯。

(0)

孤雁儿.送大姊归宁

那年人送春光去。曾几度、牵愁绪。

今年春又送人归,肠断东风不语。

莺吟燕舞,红飞绿倦,甚计相留住。

重帘依旧声声处。人去也、春无主。

年年南浦唱骊歌,极目吴江云树。

三篙初涨,一痕倩影,魂梦随君渡。

(0)

谒金门.归帆亭

孤亭脊。一角斜阳留得。岛外风帆烟影织。

归舟天际识。听到萧萧枫荻。欲问霜潮消息。

水国吟魂何处觅。一星渔火碧。

(0)

金缕曲.春日有感子启兄之逝,兼悼董崧园

梦断江乡路。忆年时、小窗情话,共倾离绪。

一别俄惊成永诀,竟使才人黄土。

算总为、浮名耽误。

只影凄凉馀弱弟,痛联床、听雨人何处。

休再咏,断肠句。同归翻有知心侣。

料重泉、相逢话旧,应悲草露。

未遇孙阳终见弃,绝艺空得毫素。

更鹦鹉、当年曾赋。

又是禁烟时节近,叹殡宫、寂寞斜阳暮。

还剪纸,向清沪。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