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
《茅山》全文
宋 / 杨至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玉肺空浮巳字山,五门不锁洞天宽。

紫花可饵秋寻朮,红焰难埋夜见丹。

画出一牛方水草,飞来三鹄各峰峦。

仙踪寂寞高风远,谁为先生指额瘢。

(0)
鉴赏

这首宋朝杨至质所作的《茅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茅山的自然景观与神秘氛围。

首联“玉肺空浮巳字山,五门不锁洞天宽”开篇即以夸张之笔,将巳字山比作玉肺,空灵飘渺;而五门洞天则仿佛无尽的秘境,大门常开,引人入胜。这两句既展现了山的壮丽,也暗示了其深邃的内涵。

颔联“紫花可饵秋寻朮,红焰难埋夜见丹”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植物的奇异与美丽。紫花似乎能作为秋季寻找术士的指引,而红焰在夜晚依然可见,象征着生命的不灭与神秘的力量。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奇妙,也暗含了对隐居山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颈联“画出一牛方水草,飞来三鹄各峰峦”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山中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一牛在水草间悠然自得,三鹄(可能指天鹅)在不同山峰间飞翔,画面宁静而富有生机。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静与动、地与天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尾联“仙踪寂寞高风远,谁为先生指额瘢”收束全诗,表达了对仙人踪迹的追忆与怀念。仙踪虽已远去,但高风(高尚的品格或行为)犹存,留给后人无限遐想。最后一句“谁为先生指额瘢”则以疑问的形式,引人思考,暗示了寻找精神导师或指引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茅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人踪迹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格的推崇,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杨至质
朝代:宋

隆兴丰城人,字休文,号勿斋。江西閤皂山道士。理宗淳祐中敕赐高士、右街鉴仪,主管教门公事。有《勿斋集》。
猜你喜欢

忆王山长时将渡钱塘

此日君应渡浙江,海天寒月照船窗。

久游不作他乡望,老节宁为歉岁降。

越岸烟消分莽渚,钱塘潦尽露涛泷。

阿符未了城南课,好趁春潮放晓艭。

(0)

管大夫制云鹤之服恤灾也奉谢二首·其一

中冬特制鹤袍新,来问城南失火人。

降服正脩前古礼,解衣还荷大夫仁。

行藏自愧名衔重,辞受能忘道义真。

独掩寒斋感知己,县衙回首不胜春。

(0)

点易台观泉

点易台南滴露泉,石边一穴水精圆。

方诸未挹天边月,沆瀣虚传海上天。

白鹤远来云表外,碧窗深隔洞门前。

晚年对此心常活,何处清凉更问仙。

(0)

孟巡江夜游泉上纪兴和韵

弭节山中为饮泉,登临亦复吊前贤。

天风吹酒起高兴,水月入诗成警联。

润下故应穷远海,静清还独浚微涓。

病夫未得相从去,一见新篇一缺然。

(0)

春日山中漫成

避风避雨梦中过,晴丽其如此日何。

坐石观泉随我意,煮茶烧笋听僧歌。

晚添积翠云边浅,春逐残红草上多。

忽报西轩居士到,向来离恨一销磨。

(0)

少傅王公书来谓贞节碑制有泰山之遗不胜愧叹

吾碑敢学泰山碑,不谓溪翁谓似之。

天地深恩明主诏,春秋巨笔傅臣词。

石钟追动蒲牢角,风榭馨香柏树枝。

山鬼自今须敛避,文星五夜照南离。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