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里前年别望郎,丁宁唯恐滞吴乡。
劝疏杯酒知妨事,乞与书题作裹粮。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九原自此无因见,反覆遗踪泪万行。
凤里前年别望郎,丁宁唯恐滞吴乡。
劝疏杯酒知妨事,乞与书题作裹粮。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九原自此无因见,反覆遗踪泪万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箧中得故王郎中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和对往事的追忆。
"凤里前年别望郎,丁宁唯恐滞吴乡。"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凤里与朋友分别的情景,那时的心境是担忧而又不舍。"丁宁"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不愿意让友人在外留连过久。
"劝疏杯酒知妨事,乞与书题作裹粮。"
诗人通过酒宴的场景,表明他们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同时也透露出彼此都理解对方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乞与书题作裹粮"则是希望能够通过书信保持联系,就像粮食一样宝贵。
"苹鹿未能移海曲,县花寻已落河阳。"
这里的意象丰富,"苹鹿"指的是美好的事物,而"海曲"则象征着遥远的地方。诗人表达了即使是最珍贵的东西也难以跨越重重障碍到达对方。而"县花"落在"河阳",则是在描绘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场景。
"九原自此无因见,反覆遗踪泪万行。"
诗人表达了从此以后再也无法相见的哀伤,同时也在回顾过去的足迹时感慨万分,泪水纵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友情与怀旧之情,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