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遍天下,学校遍中原,遗范尚存,斯文不朽;
宪政未实行,教育未普及,公今已矣,谁其继之。
桃李遍天下,学校遍中原,遗范尚存,斯文不朽;
宪政未实行,教育未普及,公今已矣,谁其继之。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张之洞先生,同时亦蕴含对教育与政治改革的深思。上联“桃李遍天下,学校遍中原”赞颂了张之洞先生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桃李满天下形容其培养出众多人才,学校遍中原则彰显其推动教育普及的功绩。下联“遗范尚存,斯文不朽”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留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精神的敬仰,认为这些将永垂不朽。然而,“宪政未实行,教育未普及”则揭示了当时社会在政治体制与教育发展上的局限,以及张之洞先生未能完全实现其理想的社会现状。“公今已矣,谁其继之”则表达了对张之洞先生逝世的哀悼,并忧虑未来谁能继承其未竟之志,继续推动社会进步与教育改革。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是对张之洞先生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教育与政治状况的反思,体现了对教育家的深切缅怀与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关切。
閒人无事娱心目,书画搜罗廿载足。
模山范水抱幽独,嗜好欲除情转笃。
有客闻风千里来,索观秘笈宵分读。
武彝巨卷抵兼金,白云粉本珍荆玉。
狂呼大笑称眼福,假我咏题墨缘续。
尔无我诈我无猜,画肯借人期免俗。
岂知久假似荆州,季布谁真能一诺。
兰亭旧遭萧翼赚,闭门谢客今膺服。
过眼烟云达者言,吾非达者怨中蓄。
赵璧终图返自秦,望眼将穿何日复。
至宝由来不示人,缇袭从今深韫椟。
云山无恙倘归来,独寐寤言矢弗告。
天子真,伶人假,百战功成李天下。
天子假,伶人真,草草登场了一身。
朝筑受禅台,暮改击鞠地,傀儡衣冠本儿戏。
镜新磨使天下光,郭门高贻天下殃。
愁台一登俄下场,黎园乐器充黄肠。
天子亦伶人,伶人亦天子,假假真真一而已。
君不见,黄袍加身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