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二首·其一》
《寒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寒食今年客汝南,馀樽倾泻亦醺酣。

道人久厌世间浊,僧舍犹存肉食惭。

花折园夫时送客,饧留孙女尚分甘。

欲游紫极谁为伴,长揖孤松对不谈。

(0)
注释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人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客汝南:在汝南这个地方作客。
醺酣:微醉的状态。
道人:出家的道士。
世间浊:指尘世的纷扰和世俗。
僧舍:僧人的住所。
肉食惭:对自己还保留着肉食感到惭愧(僧人应素食)。
花折园夫:花匠折花。
饧:古代的一种糖稀或麦芽糖。
孙女:指诗人的孙辈。
紫极: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象征最高境界。
长揖:古代的一种拱手礼。
孤松:象征高洁独立的人格。
翻译
今年寒食节我在汝南作客,杯中酒虽尽也让我微醉。
长久以来,我这个出家人已厌倦了尘世的浑浊,想起僧舍中仍有吃肉的遗憾。
花匠折花时还会为客人送行,孙女则分享着糖霜,表现出亲情的甜蜜。
想要游览紫极宫却无人陪伴,只能向孤独的松树行礼,与它默默无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寒食二首(其一)》。诗人客居汝南,在寒食节这一天,虽然独自饮酒,但心情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有些微醺之感。他感叹自己作为道人,已经厌倦了尘世的浑浊,对于僧舍中仍有肉食供应感到惭愧,暗示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寒食节的场景,园丁折花相赠,孙女分享饧食,这些温馨的人情画面展现出家庭的和睦与亲情。然而,诗人内心更倾向于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他希望能有人陪伴一同游历紫极(道教中的仙境),但他最终选择与孤松对话,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孤独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暮春书事自和

东君回辔肯流连,诗入衰情更易缘。

荷叶如钱生水面,杨花飞雪满阶前。

感时空溅伤春泪,殢酒思流见曲涎。

残景向人催上老,似推公道不容权。

(0)

初冬祀坟二首·其一

晓乘轻凛上平冈,西款亲茔一舍强。

带霭远峰时隐见,半霜残叶杂青黄。

来牟渴雨空成陇,宾雁冲云自著行。

此日初冬严祀事,只增悽惕不夸乡。

(0)

八月十九日赏菊

春英无不惜开迟,秋菊常怀素景悲。

惯负晚霜甘索寞,忽逢先闰促离披。

欲移庭槛嫌伤早,拟泛宾罍未入时。

自是寒花当守分,一违佳节速人嗤。

(0)

壬子上巳会许公亭

来守留都第四年,年年元已此开筵。

一春曾喜陈歌舞,三会皆逢去管弦。

无乐只忧辞酒客,多寒谁辨惜花天。

欲看郊外风光野,更上亭西祓禊船。

(0)

即席再赋

芜音逢节佐宾罍,属和当筵尽雅才。

铜钵一声诗已就,金铃千朵菊争开。

月明正有抽毫乐,夜永何妨秉烛回。

无酒可嗤彭泽令,东篱空望白衣来。

(0)

再和题休逸台

台前风景无时良,台上之乐殊未荒。

开筵真侣在蓬岛,练句美玉生昆冈。

铜壶报刻缓星箭,金钗送酒排花行。

铃斋长寂得吏隐,便是道家虚白堂。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