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承天邃岑》
《赠承天邃岑》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长沙大虫今尚在,眼吻开合珠光彩。

妙年凭陵舌翻海,衲僧呼作丛林客。

迩来头有把茅盖,栽田博饭自扶耒。

禅道从他别人会,且复闲眠搔痒背。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僧人生活状态的转变与心境的变迁。首句“长沙大虫今尚在,眼吻开合珠光彩”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僧人比作“长沙大虫”,形象地展现了其威猛与神秘的形象,同时通过“眼吻开合珠光彩”这一细节,暗示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接下来的“妙年凭陵舌翻海,衲僧呼作丛林客”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这位僧人在年轻时的豪迈与不羁,以及他在僧侣群体中的地位和形象。“妙年”形容其年轻时的英姿,“凭陵舌翻海”则夸张地表现了他的口才与智慧,仿佛能翻腾大海一般。而“衲僧”是僧人的别称,“丛林客”则指其生活在僧团中,这两词共同描绘了他在僧侣社会中的角色与身份。

随后的“迩来头有把茅盖,栽田博饭自扶耒”两句,描述了这位僧人生活状态的变化。从“把茅盖”可以看出,他可能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追求外在的声名与荣耀,而是选择了更为朴实的生活方式,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他开始更加关注生活的实际需要,如耕种田地以获取食物。这种转变体现了他内心的成熟与对现实的适应。

最后的“禅道从他别人会,且复闲眠搔痒背”两句,表达了他对禅道的理解与追求。他似乎认为,禅道的真谛并非他人所能完全领会,而是需要个人亲自体验与领悟。因此,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宁静、内省的生活方式,通过“闲眠”来寻求心灵的平静,而“搔痒背”则可能是他在享受这种平静生活时的一种小乐趣或自我解压的方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位僧人从年轻时期的豪情壮志到晚年时的淡泊宁静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禅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题翁粤初姻友约心轩四首并得心字·其二

出郭探名胜,斋居为约心。

碧桃呈瑞锦,丹荔绽黄金。

一鉴星辉动,垂虹月色侵。

俗尘时不染,兴至抚瑶琴。

(0)

壬子元日

昨夜犹然刚六十,五更六甲忽重逢。

燕台岂意劳推毂,驹隙何心叹转蓬。

椿树百年几九帙,椒花一日胜三公。

自知聚首皆明赐,海上嵩呼愿岁丰。

(0)

送浚川全山人归镛并怀萧广文宾竹五绝·其四

惜别韩江祗浊醅,渭城赓唱莫相催。

愧予藿食无堪赠,聊折荷蕖当岭梅。

(0)

题孝廉杨寄实凝翠图

华堂早擅金银气,画里楼台得似君。

曲径花深常带雨,方塘水暖每生云。

潭龙吼自书声起,海鹤惊从瑟韵闻。

旦夕上林分夜色,只留紫翠锁氤氲。

(0)

送王孟箕明府之留都水部次日逢重九同曾时甫凤栖岩登高四首·其三

栖凤形偏胜,登龙兴正长。

星桥连岫出,石屋纳云凉。

波影千山动,秋声万木扬。

茱萸相倡和,天地一壶觞。

(0)

送张元辉谳狱粤西·其二

百万军储转上方,淮阴阴德已汪洋。

燕山特沛三春雨,象郡潜销六月霜。

数载风尘谁解网,一尊天地对浮觞。

知君不为光门户,报主情深属建章。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