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度材垂后俭,选胜掩前功。
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
乍疑游汗漫,稍似入崆峒。
廛闬高低尽,山河表里穷。
峰恋从地碧,宫观倚天红。
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
曙霞晴错落,夕霭湿葱茏。
庾亮楼何阨,陈蕃榻更崇。
有时闲讲德,永日静观风。
玉斝飞无算,金铙奏未终。
重筵开玳瑁,上客集鹓鸿。
接武空惭蹇,修文敢并雄。
岂须登岘首,然后奉羊公。
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度材垂后俭,选胜掩前功。
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
乍疑游汗漫,稍似入崆峒。
廛闬高低尽,山河表里穷。
峰恋从地碧,宫观倚天红。
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
曙霞晴错落,夕霭湿葱茏。
庾亮楼何阨,陈蕃榻更崇。
有时闲讲德,永日静观风。
玉斝飞无算,金铙奏未终。
重筵开玳瑁,上客集鹓鸿。
接武空惭蹇,修文敢并雄。
岂须登岘首,然后奉羊公。
这是一首描绘建筑壮丽景象的诗歌。开篇“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两句,以宏伟的建筑工程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东都(洛阳)雄伟的城池和繁荣的水利工程。“度材垂后俭,选胜掩前功”表明建筑师们精心挑选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超越以往的成就。
“云构中央起,烟波四面通”描绘了楼阁耸立于云端,周围环境氤氲可亲。“乍疑游汗漫,稍似入崆峒”则是说楼台之美令人迷醉,如同进入仙境。接下来的“廛闬高低尽,山河表里穷”进一步强调了景象的壮观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接着,“峰恋从地碧,宫观倚天红”用色彩鲜明的笔触描绘出楼阁与山川、天际之间的美丽对比。“灵槛如朝蜃,飞桥状晚虹”则形象地描述了建筑物的神秘和桥梁的壮观。
“曙霞晴错落,夕霭湿葱茏”两句,通过对日出与夜幕中光影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一天之内景色万千的变幻。而“庾亮楼何阨,陈蕃榻更崇”则提及了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和人物,以此衬托当前所见景象之美。
最后,“有时闲讲德,永日静观风”表达了诗人在这座楼台中,有时会谈论道德,有时则是沉浸于静谧之中观赏自然之风。随后“玉斝飞无算,金铙奏未终”两句,以乐器的声音比喻时间的流逝和音乐的绵长。
整首诗通过对建筑、山川、云烟等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点缀,展现了东都嘉量亭的壮丽与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