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从征战,白刃如饴面衔镞,天寒日暮沙场宿。
饮血枕髑髅,云黑阴鬼哭。
百殆适不危,千虑繁心目。
跫然喜客至,踉蹡相徵逐。
首问功高官爵荣,次问黄金富千斛。
吁嗟乎利锢人乃若此,今人重利重于死。
十载从征战,白刃如饴面衔镞,天寒日暮沙场宿。
饮血枕髑髅,云黑阴鬼哭。
百殆适不危,千虑繁心目。
跫然喜客至,踉蹡相徵逐。
首问功高官爵荣,次问黄金富千斛。
吁嗟乎利锢人乃若此,今人重利重于死。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中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曹于汴以“从征行”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兵在战场上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十载从征战”,点明了主人公长期在战场上服役,时间之长可见一斑。接着,“白刃如饴面衔镞”,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血腥与危险,士兵们面对死亡如同品尝糖一样平常,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坚韧。
“天寒日暮沙场宿”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孤独的夜晚,士兵们在战场上露宿,远离家乡与温暖,凸显了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饮血枕髑髅,云黑阴鬼哭”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恐怖氛围,士兵们在战斗中饮血而眠,躺在敌人的颅骨上,夜晚的天空乌云密布,仿佛连鬼魂都在哭泣,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百殆适不危,千虑繁心目”则反映了战争给士兵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面对无数的危险和忧虑,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跫然喜客至,踉蹡相徵逐”描绘了士兵在长时间的孤独后,突然迎来客人的喜悦,以及他们相互追逐的场景,虽然短暂,却能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首问功高官爵荣,次问黄金富千斛”揭示了士兵们在战后最关心的问题,即自己的功绩是否得到认可,以及能否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反映了他们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
最后,“吁嗟乎利锢人乃若此,今人重利重于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感慨,认为利益的束缚如此之深,以至于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扭曲,甚至将利益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表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