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体秋·其一》
《体秋·其一》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乾坤悔狡狯,炉鞴入精微。

静者知光彩,道人同气机。

似贫非是病,惟瘦胜于肥。

至此弥多力,不为暮惰归。

(0)
鉴赏

这首诗《体秋(其一)》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秋日景象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句“乾坤悔狡狯,炉鞴入精微”以天地间的变化比喻人心的复杂情感,暗示着自然界与人类内心世界的微妙联系。接下来,“静者知光彩,道人同气机”则进一步阐述了静心观察自然之美的重要性,以及追求内在精神和谐的道家思想。诗人认为,只有静心之人方能领略到自然界的光彩与生机,而遵循自然之道的人,其精神与自然界的气机相合,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

“似贫非是病,惟瘦胜于肥”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个人的精神状态与外在物质条件相对比,强调了精神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丰盈。这里的“瘦”并非指身体的消瘦,而是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精神的轻盈。“至此弥多力,不为暮惰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力量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困顿,也不应放弃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江上简刘朝元索画

云凝柳不动,水动似流云。

柳软燕难坐,水香鸥与薰。

短竿渔晒笠,横鬓女湔裙。

刘子画春好,当能画夕曛。

(0)

风言十五章·其八

寒柏淩阜,不樛弥贞。春萝蔓野,不附曷生?

禀虽天予,习实自成。

(0)

静娱书屋

朴宇竺宫侧,择向聊位置。

虽无树石景,而有烟霞意。

寻绎宋儒言,参契金仙义。

云娱实未能,且黾筹吾治。

(0)

西直门外

弥月未进宫,视朝一清跸。

晓凉如新秋,露光滟朝日。

高原与下隰,五谷均芃密。

实方亦实苞,实颖将实栗。

时若祝一月,稔收或可必。

满言庸渠敢,嘉兆斯真吉。

凭舆幸有喜,省躬凛无逸。

(0)

再登半天楼

三日田盘畅远心,明将启跸重登临。

似兹结习宁为达,爱彼高居静以愔。

欲舞山花半仙态,能言春鸟不凡音。

每来有咏缘何事,题壁无过对碧岑。

(0)

沈周水村图

吴天欲雨云低脚,霭霭凄凄隐翠峰。

记得垂虹亭那畔,时时此景舸前逢。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