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登前途,白日未出海。
堠傍坐之久,扶桑发光彩。
安知云雾起,倏忽阴晴改。
我行正愁雨,亟去复奚待。
此意难重陈,无由诉真宰。
鸡鸣登前途,白日未出海。
堠傍坐之久,扶桑发光彩。
安知云雾起,倏忽阴晴改。
我行正愁雨,亟去复奚待。
此意难重陈,无由诉真宰。
这首《中都早行》描绘了清晨在中都地区出行的景象与心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黎明前的黑暗到曙光初现的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
“鸡鸣登前途,白日未出海。” 开篇即以鸡鸣象征黎明的到来,人们在黑暗中踏上旅程,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这里运用了“登途”和“出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起点,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堠傍坐之久,扶桑发光彩。” “堠”是古代道路旁的标志物,此处用来指路标或里程碑。诗人长时间坐在路标旁等待天亮,直到太阳升起,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这不仅表现了旅途的漫长与等待的耐心,也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
“安知云雾起,倏忽阴晴改。” 这两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无常,云雾的突然出现使得天空由晴转阴,又或是由阴转晴。这种变化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隐喻。
“我行正愁雨,亟去复奚待。” 诗人担心即将到来的雨水,急于离开,却又不知等待什么。这句话表达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人在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时的焦虑与不安。
“此意难重陈,无由诉真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觉得自己的感受难以再次表达,也无法向宇宙的主宰诉说。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命运与宇宙关系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中都早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对时间、自然、命运的感悟,以及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
鸿门无人易水寒,安得壮士久所患。
求之市隐戎行间,纷不当意鬓已班。
逆胡未讨忧万端,此得两君聊自宽。
有石堂坳立礤■,百夫睨之欲举难。
两君挟起如弄丸,舞空一叶风团团。
吕君忽作胡衣冠,沥酒于地盟血殷。
长剑久倚燕然山,义欲为汉诛楼兰。
九重深窈虎守关,竟以剑器博一餐。
语未良已声珊珊,两蛟出没万马攒。
夜阑月暗天汗漫,满堂悲愤泪欲潸。
嗟尔两君诚义肝,我方乘障荆之蛮。
五营诸将皆豢安,髀肉久不堪征鞍。
谁能唤与百辟看,但得汝等一解吾君颜,书生老死不足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