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富山水,家有五亩园。
花竹绕瀍涧,不让桃花源。
清时足真赏,户门开层轩。
一朝胡尘暗,故家希复存。
莽苍走万里,始及吴市门。
庵庐据形胜,冰壶贮乾坤。
亭榭着仍稳,不见斧凿痕。
主人更超迈,云梦八九吞。
植杖邀我坐,笑语清而温。
坐令车马客,稍识山林尊。
十年老朝市,渐见两目昏。
求田与问舍,姑置不复论。
但愿从我公,不使世谛诨。
伊洛富山水,家有五亩园。
花竹绕瀍涧,不让桃花源。
清时足真赏,户门开层轩。
一朝胡尘暗,故家希复存。
莽苍走万里,始及吴市门。
庵庐据形胜,冰壶贮乾坤。
亭榭着仍稳,不见斧凿痕。
主人更超迈,云梦八九吞。
植杖邀我坐,笑语清而温。
坐令车马客,稍识山林尊。
十年老朝市,渐见两目昏。
求田与问舍,姑置不复论。
但愿从我公,不使世谛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友人之居,即所谓的“臞庵”,并对其环境和主人的品性进行了赞美。诗中以伊洛的山水之美为背景,将友人的五亩小园比作桃花源般的仙境,强调了这里的自然美景和清幽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清时足真赏”表达了对当前和平时期的珍惜,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真正欣赏的乐趣。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战乱的感慨,“一朝胡尘暗,故家希复存”,暗示了社会动荡对美好生活的破坏。随后,诗人描述了自己长途跋涉来到友人家的情景,以及庵庐的选址和环境之美,强调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亭榭的设计巧妙,不显人工雕琢痕迹,体现了主人的高雅品味和超凡脱俗。
最后,诗中通过主人的热情招待和交谈,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精神的升华。主人的豁达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让来访者得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重新认识到山林之美的价值。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