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伐木东乡去,城下渡江秋水深。
百里云山还独往,几时烟寺却重寻。
衲衣尚想南军送,贝叶应同西祖吟。
回首青原峰上月,相随应解照归心。
上人伐木东乡去,城下渡江秋水深。
百里云山还独往,几时烟寺却重寻。
衲衣尚想南军送,贝叶应同西祖吟。
回首青原峰上月,相随应解照归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创作的五言律诗,题为《送萧子所之九江谒刘太守楚奇(其四)答定上人将归青原》。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萧子前往九江拜会刘太守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定上人即将返回青原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上人伐木东乡去,城下渡江秋水深”,写定上人持斧向东而去,背景是江边秋水滔滔,画面感十足,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离别氛围。
颔联“百里云山还独往,几时烟寺却重寻”,进一步描绘了上人孤身行进在百里云山之间,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探访那烟雾缭绕的寺庙,流露出对友情和僧侣生活的深深怀念。
颈联“衲衣尚想南军送,贝叶应同西祖吟”,通过想象上人身着衲衣,诵读佛经的情景,表达了对定上人修行生活的敬仰,以及对彼此精神交流的期待。
尾联“回首青原峰上月,相随应解照归心”,以月光相随的画面收束,寓意定上人在归途中的心灵指引,表达了诗人希望月光能带给上人归乡之路的慰藉和对友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对僧侣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佛法修行的理解。
日边护漕建台深,荣路长才入壮心。
正是规恢要多士,须知汲引有知音。
向来除夜尝同赋,此别何时复盍簪。
好上鸳行参剑佩,为言风雪老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