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为稽田赋未均,一时板籍尽更新。
三年敢作贤劳叹,政恐才疏负邑人。
端为稽田赋未均,一时板籍尽更新。
三年敢作贤劳叹,政恐才疏负邑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和高吉父六绝(其一)》。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农事的关注以及对当地行政管理的一种担忧。
“端为稽田赋未均,一时板籍尽更新。”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民正忙于整理田地、重新丈量土地以准备春耕的情景。这里的“端”字意味着开始,“稽田”指的是检查和规划田地,"赋未均"则表明田地尚未平整或分配平均。"一时板籍尽更新"强调了在这个时候,对田地进行重新丈量和登记的紧迫性。
“三年敢作贤劳叹,政恐才疏负邑人。”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担忧。他可能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管理地方事务,因此在对三年来自己工作的回顾中,他虽然感到自己努力了,但依然害怕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辜负了当地人民的期望。"敢作贤劳叹"表明诗人自认为还算是勤勉尽责,而“政恐才疏”则透露出他对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处理好地方政务的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反映出作为地方官员的诗人对于自己治理能力的一种自我审视和担忧。
静室颐神,宁心默运,内观一点真阳。
洞虚豁朗,焕焕透明堂。
照见虚空法界,先天地、独立无双。
三光秀,圆明实相,浩劫应时长。
回头谁问己,眼前顼著,不用思量。
自然契道,物我两俱忘。
唯有清风皓月,通神化、无极之光。
升玄路,混元一气,拍塞遍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