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轩窗倚碧岑,人间尘土莫相侵。
榴花不得春风力,颜色何如桃杏深。
长夏轩窗倚碧岑,人间尘土莫相侵。
榴花不得春风力,颜色何如桃杏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美景的情境。开篇“长夏轩窗倚碧岑”设定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居所,是在一个高高的窗前,依靠着青翠的山峰,显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意境。“人间尘土莫相侵”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排斥和逃避之心。
接下来的“榴花不得春风力”则是通过对榴花的描写,表现出一种不满或感慨。榴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却因缺乏外界的滋养而未能完全绽放。“颜色何如桃杏深”中,诗人将榴花的颜色比喻为与桃、杏相媲美的深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含着对内在之美无法充分展现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
江国东风早,芳菲又、迤逦报寒梅。
正元气孕和,小春归候,数丁千载,喜动三台。
向此际,上天开景运,王国产英材。
想崇岳洞天,暗书苔藓,海山烟雨,空锁楼台。
煌煌天人表,琼林与瑶树,照映庭槐。
中有丽天星斗,惊世风雷。
况朱颜绿发,年光鼎盛,绣裳华衮,人望归来。
好对玳筵满举,眉寿觥罍。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
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
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
□云里,□□□□,侍臣□□鹄立。
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
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
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
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玉楼玄圃,旧是神仙伴。
鸣佩时朝紫皇殿。
种蟠桃成树,碧柰开花,著子满,金母盘中屡献。
飘然乘彩凤,东望蓬莱,曾共扁舟五湖泛。
正珈笄未老,兰玉盈前,春欲转、喜对芳辰开宴。
愿绿发朱颜镇长新,教岁岁年年,寿觞深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