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七言三首·其二》
《感兴七言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周文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在家莫羡出家僧,扰扰营营竟未曾。

相国舟中龙夺剑,山人琴畔鬼吹灯。

从来不肯寻真诀,更自无心学大乘。

汉室诸公鸣玉佩,也须还我一枝藤。

(0)
注释
在家:指日常生活。
出家僧:出家修行的人。
扰扰营营:形容忙碌而纷乱。
未曾:从未。
相国:古代对宰相或重臣的尊称。
龙夺剑:比喻权势争夺,龙象征权力。
山人:隐居山野的人。
鬼吹灯:形容阴森恐怖的气氛。
不肯:不愿意。
真诀:真正的秘诀或真理。
无心:没有心思。
大乘:佛教术语,广大的教义。
汉室:汉朝的朝廷。
鸣玉佩:形容官员们身上的佩饰发出声音。
一枝藤:象征权力或控制。
翻译
在家里不要羡慕出家人,忙忙碌碌却始终无所收获。
权贵们的船中藏着争夺宝剑的阴谋,山野隐士弹琴时,鬼魂在旁吹灯作怪。
他们从来不愿寻求真正的秘诀,更没有心思去学习深奥的大乘佛法。
即使是汉朝的达官贵人们佩戴着珍贵的玉佩,最终也需要我的一根藤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感兴七言三首(其二)》,通过对在家与出家僧人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纷扰和追求虚幻的批判。首句“在家莫羡出家僧”揭示了诗人对红尘生活的独特见解,认为即使出家之人看似超脱,其实并未真正逃离世事的困扰。

接下来的两句“扰扰营营竟未曾”进一步强调了世俗世界的忙碌与迷茫,即使是相国这样的权贵,在舟中仍可能遭遇不测(龙夺剑),而山人抚琴时,连鬼神都来凑热闹(鬼吹灯),暗示世间无常,一切皆不可靠。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从来不肯寻真诀,更自无心学大乘。”他不愿去寻找那些虚幻的真理或追求佛教的大乘教义,表明他对世俗名利和宗教信仰持怀疑态度。

最后两句“汉室诸公鸣玉佩,也须还我一枝藤”以汉朝官员佩戴玉佩的形象,讽刺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诗人并不羡慕,反而希望回归自然,过上简单的生活,哪怕只是一枝藤,象征着回归简朴和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世俗浮华的冷嘲热讽。

作者介绍
周文璞

周文璞
朝代:宋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贺李鸿章70寿联

上相太史,一德辅三朝,功光日月;

元戎钦使,只身行万里,学冠天人。

(0)

赠赵象庵联

只以菊花为性命;本来松雪是神仙。

(0)

挽叶名琛联

身依十载春风,不堪回首;

目断万重沧海,何处招魂。

(0)

菜圃联

为恤民艰看菜色;欲知宦况问梅花。

(0)

代张桐侯挽周宝珊广文妹倩

君学绍濂溪,嘅月冷风寒,憔悴莲花空复爱;

我身羁粤国,痛侄孤妹寡,凄凉萱草不胜悲。

(0)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祝天年百年益算;逾人日二日称觞。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