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一线悬崖开,攀萝尽处登丹台。
仙人蝉蜕去已久,遗像剥落蒙尘埃。
石榻丹窍雨气湿,一池黝碧岩之隈。
青林鬼语昼啾唧,空廊虎迹宵旋回。
传闻昔年盛金碧,朝钟暮鼓声喧豗。
炉烟不与云断续,殿脚却破山崔嵬。
数十年来变萧索,山人指点馀莓苔。
羽衣散尽香火绝,时有丐者僵苔阶。
我思化人本无著,偶然此地遗其骸。
愚夫奇货据灵躅,兴废乃到空山来。
愀然日暮不能立,松风万壑鸣吾哀。
鸟道一线悬崖开,攀萝尽处登丹台。
仙人蝉蜕去已久,遗像剥落蒙尘埃。
石榻丹窍雨气湿,一池黝碧岩之隈。
青林鬼语昼啾唧,空廊虎迹宵旋回。
传闻昔年盛金碧,朝钟暮鼓声喧豗。
炉烟不与云断续,殿脚却破山崔嵬。
数十年来变萧索,山人指点馀莓苔。
羽衣散尽香火绝,时有丐者僵苔阶。
我思化人本无著,偶然此地遗其骸。
愚夫奇货据灵躅,兴废乃到空山来。
愀然日暮不能立,松风万壑鸣吾哀。
这首诗描绘了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的荒凉景象,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鸟道一线悬崖开”,以鸟道的险峻引出遗址所在之地的险要与独特。接着“攀萝尽处登丹台”描绘了攀登至高处的艰难过程,隐喻探索未知的艰辛。随后,“仙人蝉蜕去已久,遗像剥落蒙尘埃”一句,将仙人的传说与现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石榻丹窍雨气湿,一池黝碧岩之隈”描绘了遗址中自然景观的幽静与湿润,与前文的险峻形成互补,展现了遗址的多面性。接下来,“青林鬼语昼啾唧,空廊虎迹宵旋回”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传闻昔年盛金碧,朝钟暮鼓声喧豗”通过回忆昔日的繁华,反衬出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而“炉烟不与云断续,殿脚却破山崔嵬”则进一步描绘了遗址的衰败景象,与之前的辉煌形成强烈对比。
“数十年来变萧索,山人指点馀莓苔”点明了遗址历经数十年的变迁,如今只剩下莓苔为证,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最后,“羽衣散尽香火绝,时有丐者僵苔阶”描绘了遗址中仅存的凄凉景象,与前文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遗迹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若有佳人兮下罗山,梅花兮为颜。
何之兮庾关,返乎金马兮佩珊珊。
猿鹤喜其见世兮,鹓鹭让其崇班。
立乎云霄之上兮,恍乎烟霞之间。
歌风兮可即,威仪兮不可攀。
螭头翰墨兮春方寒,赋草兮漫漫。
何以慰之乎苍生兮,庶几君子之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