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陵咫尺是惟扬,徒步方知去路长。
渔屋试霜芦叶老,酒家留客豆花香。
秋光浅淡人同瘦,雁影参差我共忙。
仆子莫嗟行李重,担头强半旧诗囊。
吴陵咫尺是惟扬,徒步方知去路长。
渔屋试霜芦叶老,酒家留客豆花香。
秋光浅淡人同瘦,雁影参差我共忙。
仆子莫嗟行李重,担头强半旧诗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的行走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所怀之情以及行路之艰辛。
"吴陵咫尺是惟扬,徒步方知去路长。" 开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的目的地——吴陵的向往,同时通过脚踏实地的体验,感受到了旅途的漫长和艰难。
"渔屋试霜芦叶老,酒家留客豆花香。"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受。一方面是自然界的变化——芦苇因霜露而变老;另一方面是人间烟火气——酒家的招待让旅途中的诗人感到温馨。
"秋光浅淡人同瘦,雁影参差我共忙。"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季节的共同感受。诗人与他人一样,在秋日微薄的阳光下显得单薄而忙碌;同时,远处的大雁飞行,其影斑驳也似乎与诗人的忙碌相呼应。
"仆子莫嗟行李重,担头强半旧诗囊。" 最后两句则是对个人境遇的表达。诗人叮咛自己的孩子不要抱怨行李之重,而他自己则用力气挑起沉重的包裹,其中还揣着半卷未完成的旧诗稿。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
风暖曲江花半开,忽思京口共衔杯。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怀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犹羡乐燕台。
蓟门高处极归思,陇雁北飞双燕回。
人生天地间,瞥若六辔驰。
夭寿既常数,奈何生别离。
迹当中人域,正性日已衰。
是非千万境,杳霭情尘滋。
出门事何常,暂别亦难期。
冉冉叹流景,悠悠限山陂。
尽此一夕欢,华樽会前墀。
鸡鸣东方曙,夙驾临通逵。
欲出强移步,欲留难致辞。
两情不得已,念此留何为。
天明去已远,寂默居人归。
入门复上堂,恍恍生惊疑。
经履同游处,犹言常相随。
览物或临盘,翻怪来何迟。
乃知前日欢,本为今日悲。
特此别后心,宁及未见时。
则知交疏分,久久翻易持。
报君未别后,别后当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