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把长悬在户庭,却疑身在小蓬瀛。
满堂动色嗟神妙,挂壁高泉似有声。
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
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
堪把长悬在户庭,却疑身在小蓬瀛。
满堂动色嗟神妙,挂壁高泉似有声。
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
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以“堪把长悬在户庭”开篇,将一幅画作比作悬挂在家中的长卷,让人不禁想象这画作的精美与引人入胜之处。接着,“却疑身在小蓬瀛”一句,直接点明了画中景色的奇幻与超凡脱俗,仿佛是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岛,令人向往不已。
“满堂动色嗟神妙”,描述了观者对画作的赞叹之情,神妙二字不仅形容了画技之高超,也暗示了画中蕴含的深邃意境。而“挂壁高泉似有声”,更是运用了听觉的意象,让画面仿佛有了生命,泉水潺潺,仿佛能听到水声,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这两句表达了观者对画中世界的沉迷与向往,仿佛可以在此停留终日,甚至在静坐之时,似乎有白云从画中飘出,增添了画作的神秘与诗意。最后,“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以春水泛碧的景象收尾,既呼应了画中的自然美景,又表达了诗人不愿轻易离去,想要细细品味这份宁静与美好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将一幅画作的美妙与诗人的感慨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