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榭摧红,断砖埋玉,定王台下园林。
听樯干燕子,诉别后惊心。
尽江上、青峰好在,可怜曾是,野烧痕深。
付潇湘渔笛,吹残今古销沈。
妙奴不见,纵秦郎、谁更知音。
正雁妾悲歌,雕奚醉舞,楚户停砧。
化碧旧愁何处,魂归些、晚日阴阴。
渺云平铁坝,凄凉天也沾襟。
危榭摧红,断砖埋玉,定王台下园林。
听樯干燕子,诉别后惊心。
尽江上、青峰好在,可怜曾是,野烧痕深。
付潇湘渔笛,吹残今古销沈。
妙奴不见,纵秦郎、谁更知音。
正雁妾悲歌,雕奚醉舞,楚户停砧。
化碧旧愁何处,魂归些、晚日阴阴。
渺云平铁坝,凄凉天也沾襟。
这首《扬州慢》是宋代词人罗志仁的作品,通过对危榭、断砖、定王台下的荒芜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扬州昔日繁华与今日衰败的鲜明对比。"危榭摧红,断砖埋玉"形象地刻画了遗址的破败,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听樯干燕子,诉别后惊心"借燕子的呢喃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词人进一步描绘了江上的青峰依旧,但曾经的战火痕迹深深,令人惋惜。"潇湘渔笛"和"吹残今古销沈"则寓言了岁月的流逝和往昔荣光的消逝。"妙奴不见,纵秦郎、谁更知音"表达了对往昔歌妓艺人的怀念,无人能再理解他们的艺术魅力。
"雁妾悲歌,雕奚醉舞,楚户停砧"通过描绘各种哀婉场景,如雁的哀鸣、雕的沉醉和妇女的砧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化碧旧愁何处"表达了词人对亡魂无处安息的深深忧虑,"晚日阴阴"更增添了悲凉之感。
最后,词人以"渺云平铁坝,凄凉天也沾襟"收束全篇,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色中,展现了扬州城的落寞与词人内心的哀伤。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和人文悲情的怀古之作。
君不见天上续弦胶,又不见海外切玉刀。
傍人错愕心自快,痕迹过眼无秋毫。
吴江先生淮海客,长篇大章歌落托。
白袍只作东土音,黑头曾射南宫策。
霜清水落芙蓉开,酒酣独上吴王台。
缄书右望寄飞鸟,乘风忽拟穿蓬莱。
人生相逢不在早,贾生太少颜生老。
兴来亦欲向西游,约君骑马阊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