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缭绕郁孤亭,亭上风烟白昼冥。
世乱英雄扶汉鼎,功成干羽在虞庭。
师兴渭上人归义,星陨营中地失灵。
我欲渡泸追远略,却惭双鬓已星星。
四山缭绕郁孤亭,亭上风烟白昼冥。
世乱英雄扶汉鼎,功成干羽在虞庭。
师兴渭上人归义,星陨营中地失灵。
我欲渡泸追远略,却惭双鬓已星星。
这首诗《诸葛亭》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对诸葛亮事迹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首联“四山缭绕郁孤亭,亭上风烟白昼冥”描绘了诸葛亭周围群山环绕,郁郁葱葱,而亭上则笼罩在一片迷蒙的风烟之中,仿佛时间静止,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氛围。
颔联“世乱英雄扶汉鼎,功成干羽在虞庭”赞颂了诸葛亮在乱世中扶持汉室,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在和平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体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
颈联“师兴渭上人归义,星陨营中地失灵”通过“师兴渭上”与“星陨营中”的对比,表达了诸葛亮军事上的辉煌成就与政治上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其最终的离世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
尾联“我欲渡泸追远略,却惭双鬓已星星”则是诗人自我的感慨,表达了自己虽有远大理想和追求,但岁月不饶人,年华已逝,无法再追随诸葛亮那样的英雄人物,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生平事迹的回顾,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伟人的崇高敬意,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