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
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
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此诗《倦寻芳·湖口》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晚风拂过湖面,山色迷蒙的画面,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晚风乍急,山势茫茫”,以急风和远山的模糊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漂泊感。接着“曾诧龙踞”一句,以“龙踞”比喻山势雄伟,暗含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可能寓含着对某种力量或地位的向往与失落。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将个人情感融入广阔的自然之中,云帆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游子则代表了诗人自己,寄愁于无尽的远方,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忧郁。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这一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战舰的消失与渔樵的对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英雄时代的落幕与平凡生活的永恒。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中,“羁栖”指漂泊不定的生活,“羊城挑菜”可能是指在异乡劳作的情景,“又飘江絮”则暗示了诗人再次经历离散与漂泊,情感深沉而复杂。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这一段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渴望。“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态度的淡然。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描绘了一幅夜晚独处的凄凉景象,芦荻岸的寒冷与石钟声的悠长,增添了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以猿啼的声音打破寂静,为诗境增添了几分生机,同时“销兰炷”可能寓意着诗人通过香烟消散心中的烦忧,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以及在漂泊与归隐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
戊雨敷雉甲,午晴沉幽薰。
时迈足永慨,景舒聊暂忻。
联屐得英彦,携壶出尘氛。
亦有丹丘客,共眺青山云。
芝空石磊磊,华落川沄沄。
代远吊残柏,氓劳念遗枌。
吾生竟何如,兹饮又及曛。
萍流岂易合,星聚还当分。
深忧怆范老,长谣唁庐君。
邂逅有千载,宁无感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