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光化道中遇雨》
《光化道中遇雨》全文
宋 / 沈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望远初翻叶,随风已结阴。

雨蓬宜倦枕,乡梦入寒衾。

蓑笠侵郧俗,溪山动越吟。

烟波千里去,谁识魏牟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括在光化道中遭遇雨天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望远初翻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远处树叶初翻的情景,暗示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接着,“随风已结阴”一句,通过风与阴云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雨蓬宜倦枕,乡梦入寒衾。”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因雨而产生的思乡之情。雨中的雨篷成为诗人暂时的避风港,而寒冷的被褥则映射出内心的孤寂与疲惫,乡梦的出现更加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蓑笠侵郧俗,溪山动越吟。”蓑衣和斗笠是雨中行人的常见装备,这里不仅描绘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也暗示了诗人自己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溪流与山峦的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不由自主地吟唱起越地的诗歌,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层次。

最后,“烟波千里去,谁识魏牟心。”诗人借用了魏牟(战国时期著名隐士)的故事,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广阔的烟波之中,又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真正想法呢?”这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深深叹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沈括

沈括
朝代:宋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生辰:公元1031~1095年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猜你喜欢

偈十首·其六

万像之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

昔年谬向途中觅,今日观来火里冰。

(0)

颂古一百则·其二

廓然无圣,来机径挺。

得非犯鼻而挥斤,失不回头而堕甑。

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

秋清月转霜轮,河淡斗垂夜柄。

绳绳衣钵付儿孙,从此人天成药病。

(0)

礼四祖大医禅师塔

祖道已传,黄梅妙龄。幻泡忽灭,白净无形。

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鸣风铃。

老松挂月寒方夜,冻鹤巢云梦未醒。

(0)

四料简.人境两俱夺

罢奏笙篁夜欲阑,银河光浸紫微寒。

星移月暗无消息,客散云楼酒碗乾。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三十八

黄面老汉,至死脱空。分明病背,特故摩胸。

当日无人知此意,年年花鸟诉春风。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六十五

今朝五月五,及时道一句。

无山可采药,有水堪竞渡。

江心如许大龙舟,聚集梢郎同驾御。

彼岸不著,此岸不居。只个中流,住无所住。

机先夺得锦标归,石女木人争起舞。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