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燮之馀总是閒,閒中游戏到毫端。
而今亦有丹青手,犹在磻溪把钓竿。
调燮之馀总是閒,閒中游戏到毫端。
而今亦有丹青手,犹在磻溪把钓竿。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释圆机所作,名为《题伊喇右丞画》。诗中描绘了对画家伊喇右丞作品的欣赏与思考。
首句“调燮之馀总是閒”,以“调燮”比喻画家创作时的精心调配与平衡,之后指出即使在创作之余,画家的心境也如同闲云野鹤般自在。这句表达了对画家艺术境界的赞美,以及其作品背后蕴含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次句“閒中游戏到毫端”,进一步阐述了画家在闲暇时光中,仍能将游戏般的轻松态度融入到每一笔每一划之中。这里的“毫端”特指绘画工具,形象地说明了画家技艺的精湛与细腻,即使在看似不经意的游戏间,也能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后两句“而今亦有丹青手,犹在磻溪把钓竿。”则以现代画家与古代钓鱼者进行类比,暗示即便在当代,也有能够与古人相媲美的艺术家。这里“磻溪把钓竿”源自《史记·伯夷列传》,描述的是伯夷和叔齐隐居磻溪,不食周粟的故事,象征着高洁的品性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通过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对现代画家不仅技艺高超,更应保持高尚情操和独立精神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家作品的赞美,以及对现代艺术家的期待,展现了对艺术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中融合了自然、艺术与哲学的元素,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价值的独特见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