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谁云稍迟留,来临少皞速於邮。
别新牛渚重重忆,波始洞庭渺渺愁。
知己梧桐飘一叶,有人西北倚高楼。
晚来月宇拈吟处,色色声声分与投。
节令谁云稍迟留,来临少皞速於邮。
别新牛渚重重忆,波始洞庭渺渺愁。
知己梧桐飘一叶,有人西北倚高楼。
晚来月宇拈吟处,色色声声分与投。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节令谁云稍迟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似乎在询问为何秋天的到来显得如此缓慢。接着,“来临少皞速於邮”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秋天的到来比作速度快于邮递的使者,形象地表现了季节转换的迅速。
“别新牛渚重重忆,波始洞庭渺渺愁。”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景象,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情境的忧愁。牛渚是江边的山石,此处可能象征着诗人曾经的回忆;而洞庭湖则以其广阔的水面,引发了诗人对远方或未知的忧虑。
“知己梧桐飘一叶”,这一句借梧桐落叶的形象,暗示了季节更替,同时也可能是对知音离去的感伤。梧桐叶落,既是自然现象,也常被用来比喻人世间的离别与变迁。
“有人西北倚高楼”,这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背影,倚靠高楼远眺,可能是在思念远方的人或是寄托自己的情感。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与前文的回忆与忧虑相呼应。
最后一句“晚来月宇拈吟处,色色声声分与投”,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面对晚上的月色,吟诵诗句,其声音与周围环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这里的“色色声声”不仅指视觉与听觉的体验,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回忆、孤独、思念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