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阳转林腰,水木愈清丽。
归云不肯栖,浩荡弄山翠。
西阳转林腰,水木愈清丽。
归云不肯栖,浩荡弄山翠。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杂兴(其十二)》描绘了一幅日落山林的静美画面。"西阳转林腰",夕阳低垂,余晖洒在树林间,犹如轻轻抚摸着林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温暖。"水木愈清丽",随着夕阳的下沉,山水景色更加清新秀丽,透出一种恬淡的美。
"归云不肯栖",诗人赋予了云彩以动态,暗示云朵不愿停留,似乎在追逐最后一抹晚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浩荡弄山翠",浩渺的云彩在青山之间自由自在地游动,翠绿的山色与之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明月何皎皎,流光入城闉。
永怀辽鹤去,及归无故人。
故人亦何许,往事不忍陈。
龙逝鼎河寂,麟伤周道湮。
桑溟变俄顷,干戈遍穹垠。
眼中万年少,谈笑乘朱轮。
王侯与卿士,零落随埃尘。
兴亡固有数,贵贱亦有因。
狐裘冬则御,桃笙夏乃珍。
万事每如此,毋为徒苦辛。
先故居此山,两翁各婵嫣。
少翁复北徙,宅废馀此泉。
翁死且求饮,他水辄弃捐。
试以真水往,一杯同蜕蝉。
两翁不可见,久矣为飞仙。
泽馀有尽世,泉流无竭年。
耜岩少翁后,往岁勘丹铅。
倚徙感陈迹,瘦蛟落长笺。
迩来绝妙语,此意谁能传。
岂知援溺手,铁石新磨镌。
嗟予世味薄,饮水抛荤膻。
时时汲脩绠,洗眼看残编。
君本邺中士,行向建业去。
故都多感慨,尽在登临处。
乃心所师仰,当年上元簿。
闭门玩微言,春风会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