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废微时梁父吟,千秋鱼水答知音。
三分筹策成亏理,一片宫商淡泊心。
挥手鸿飞斜谷渺,移情龙卧汉江深。
魂消异代文山操,同感君恩泪满襟。
不废微时梁父吟,千秋鱼水答知音。
三分筹策成亏理,一片宫商淡泊心。
挥手鸿飞斜谷渺,移情龙卧汉江深。
魂消异代文山操,同感君恩泪满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武候庙观琴》,通过对诸葛亮事迹的追忆和对琴声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名臣的敬仰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首句“不废微时梁父吟”,表明诗人即使在平凡时刻也会怀念诸葛亮的壮志与才情,如梁父吟般激昂。接着,“千秋鱼水答知音”赞美诸葛亮与民众的深厚关系,如同鱼水交融,知音相待。
“三分筹策成亏理”暗指诸葛亮的智谋与决策,虽有时成败参半,但其理仍在人心。而“一片宫商淡泊心”则揭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他的音乐修养也反映出其内心的宁静。“挥手鸿飞斜谷渺”描绘诸葛亮的潇洒离去,如同大雁翱翔于斜谷,身影渐行渐远。“移情龙卧汉江深”借龙卧江边的典故,表达对诸葛亮隐逸精神的敬仰。
最后两句“魂消异代文山操,同感君恩泪满襟”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处异代,但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如同文山之高,对他的知遇之恩深感感激,不禁泪湿衣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对诸葛亮的评价既赞扬其智勇,又感慨其淡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同云为瑞上圆清,腊日飞花落帝城。
双阙渐迷鸳瓦碧,九街匀罩曲尘轻。
戴溪有月舟方远,袁巷无人路自平。
却爱马卿词赋好,梁园一座尽知倾。
畴昔乡评事,风流出后生。
早联华萼秀,先得桂枝荣。
守死尊文墨,持平御重轻。
已焉休茹恨,三凤伫飞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