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雅诗二十首·其三箕子》
《集雅诗二十首·其三箕子》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送]韵

于戏白马客,已罢玄王鞚。

哀哉剖心人,墓石烦周砻。

颇疑披发子,信宿从殷众。

酸风出故墟,秋黍伤心动。

哭泣总非宜,悲歌隐馀恸。

凄凄麦秀词,有泪无声送。

歌声百世存,存兹亡国痛。

三仁共一歌,彼狡终如梦。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集雅诗二十首(其三)箕子》,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通过“白马客”、“玄王鞚”、“剖心人”、“墓石”、“披发子”、“殷众”等意象,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悲壮与哀伤,以及对亡国之痛的深刻反思。

“白马客,已罢玄王鞚”,以白马和玄王的马具为象征,暗示历史人物的离别与终结。“哀哉剖心人,墓石烦周砻”,表达了对那些为国捐躯者的深切哀悼,墓石被精心打磨,象征着后人的怀念与敬仰。

“颇疑披发子,信宿从殷众”,提到箕子作为商朝遗民,被迫随从周朝大军,体现了历史变迁中的无奈与牺牲。“酸风出故墟,秋黍伤心动”,描述了故土荒凉、黍谷凋零的景象,寓含着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哭泣总非宜,悲歌隐馀恸”,指出在特定场合下哭泣并非恰当,而以悲歌表达哀思更为合适。“凄凄麦秀词,有泪无声送”,通过麦田的生长与泪水的无声,寄托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哀悼。

“歌声百世存,存兹亡国痛”,强调了歌声虽能流传百世,但其中蕴含的亡国之痛却难以忘怀。“三仁共一歌,彼狡终如梦”,将三位仁人共同的哀歌比作梦境,暗示了历史的虚幻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衰败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偈六十三首·其四十四

云收天际,雾捲长空。坐立俨然,谁家风月。

这里荐得,早涉崎岖。更待商量,般雪填井。

不许夜行刚把火,直须当道与人看。

(0)

偈六十九首·其六十五

摩竭正令,未免崎岖。少室垂慈,早伤风骨。

腰囊挈锡,辜负平生。炼行灰心,递相钝致。

争似春雨晴,春山青。

白云三片五片,黄鸟一声两声。

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维虽巧画难成。

直饶便恁么,犹是涉途程。

人从卞州来,不得东京信。

(0)

寄寂照庵主

远引高踪继覆盆,一龛枯寂是前身。

秀峰影里闲揩眼,见尽深云未到人。

(0)

颂古一百首·其六十七

辽空一箭九重城,雪老门风尽有声。

见说禁班宣号令,那边浑不许人行。

(0)

颂古一百首·其九十八

力难抬处为君言,神骏何劳更著鞭。

一跃洞天三十六,到时凡骨也成仙。

(0)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七

一跳一踯,师子嚬呻。一新一旧,和气如春。

报恩尺不如寸,赢得痴坐,家里有人。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