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六日晴过谌塘》
《二十六日晴过谌塘》全文
元 / 郭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布袍稍觉晓寒轻,晴色偏饶双眼明。

山径黄泥攒虎迹,寺门苍树挂猿声。

重来谁与同心胆,老去惟思避姓名。

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布袍稍觉晓寒轻”写出了早晨微凉的气候,诗人穿着布袍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次句“晴色偏饶双眼明”则通过明媚的阳光映照,强调了晴朗天气对视觉的清晰提振。

接下来,“山径黄泥攒虎迹”描绘了山路泥泞中留下的虎足印,暗示了山林的荒野和野生动物的存在,增添了环境的野趣和神秘感。“寺门苍树挂猿声”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寂静与生机,寺庙的静谧与猿猴的啼叫形成对比,显得宁静而生动。

“重来谁与同心胆”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再次来访时无人共情的孤独感。“老去惟思避姓名”则流露出诗人年华老去后的淡泊心境,希望能隐姓埋名,过上平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诗人回忆起曾在枯柳桥边与某人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独自重游,那记忆中的友人仿佛以深情的目光远远相迎,给寂寥的旅程带来一丝温暖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清晨的山行经历,融入了怀旧、孤独与淡泊的情感,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的心境。

作者介绍

郭钰
朝代:元   籍贯:吉水   生辰: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彦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猜你喜欢

试罢

沓沓纷袍去,寥寥锁院中。

云收晴野旷,潮卷夜江空。

难尽文章鉴,终输议论公。

敢辞淹旦暮,归翼尚羁笼。

(0)

上睦州刘工部·其二

桐庐古郡压乌龙,潇洒佳名信不空。

傲世曾栖隐君子,谪官多属钜贤公。

连云城郭残秋外,近水楼台返照中。

太守公馀登览胜,始知天意养其衷。

(0)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其五小山

嵌空寻尺立池津,池北池南孰可邻。

草树自羞还自笑,凋荣一节任天真。

(0)

和鲁成之兄弟见谢

新文来复数,旧观顿然还。

愿助群锋锐,那惭砥石顽。

辞豪虽欲抑,理属不容删。

废懒幡多愧,衰迟近学山。

(0)

送浦倅之阙

翘翘别乘出吴关,吏俗随辕不敢攀。

此日谩淹飞盖住,明时那许壮才閒。

秋花几处逢孤驿,凉月相迎过暮山。

请剧书成双阙近,伫闻忠论解天颜。

(0)

和邓舍人读之罘碑二十韵

之罘之碑何所刻,昔者秦人纪秦德。

风锼日铄断璞昏,雨暴冰残老龟坼。

微芒遗字三四行,容易历年千五百。

文词事实可考求,赖有子长修简策。

始皇末年气益矜,轻视天下夸功名。

玉墀金户厌宫殿,不远万里为游行。

鼓钟帷帐不移徙,所至毫发皆如情。

温寒凊暑回造化,绝深度险安经营。

徐市卢生巧窥测,浪语神仙致君惑。

东巡亟欲见三山,从此海壖来辙迹。

神仙杳邈不可攀,六龙回首沧波碧。

从臣无以慰踌躇,请陈勋业刊诸石。

高文大句如形容,将以荣耀传无穷。

银钩玉箸勒未久,变故恍惚如飘风。

人心恚望鬼神怒,滈池神怪俄符同。

祸秦非胡日在国,长城未毕咸阳空。

空遗此石苍崖里,万古悠悠辨终始。

虽然篆刻半缺讹,至今不得藏虚美。

世人往往爱瑰奇,蜡泽松烟印之纸。

览观莫不哀所为,岂独玩焉而已矣。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