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
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
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
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
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
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一处幽静的庭院风光。开篇“俗间尘外境,郭内宅中亭”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位于城郭之中的宁静空间,亭子作为休憩思考的所在,显得格外清净。
接着,“或有人家创,还无莲幕馨”表明这里尚未有人居住,或许只是刚开始有人打算在此处落户,但依旧保持着一种自然芬芳而非人工布置的气息。莲幕馨指的是窗帘上的荷花香气,这里说还无,意味着这个地方仍保留着原始的清新。
“石曾湖岸见,琴误岳楼听”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这亭子中的生活情景。石头可能是亭中的一部分,或是一处可坐之地;湖岸指的是可以眺望湖光的位置;而琴误则可能是诗人偶尔弹奏琴曲时的失误,岳楼听则是这种声音回荡在高楼之中。
最后,“来客频频说,终须作画屏”表达了来访的宾客对这亭子景致的赞赏和留恋,他们频繁地谈论这里的美丽,希望将这份美好永恒保留,最好的方式便是通过绘画将其固定在画屏之上。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持久保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