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曈昽照画梁。莲衣相映斗红妆。
才试麻姑纤鸟爪。袅袅。无风娇影自轻飏。
谁凭玉阑干细语。尔汝。檀郎原自紫藤郎。
闻道花红无百日。难得。笑他团扇怕秋凉。
一树曈昽照画梁。莲衣相映斗红妆。
才试麻姑纤鸟爪。袅袅。无风娇影自轻飏。
谁凭玉阑干细语。尔汝。檀郎原自紫藤郎。
闻道花红无百日。难得。笑他团扇怕秋凉。
这首《定风波·紫薇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紫薇花的美丽与娇态。开篇“一树曈昽照画梁。莲衣相映斗红妆。”以晨光中的一树紫薇为背景,将花朵比作莲衣,与红妆相映,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接着“才试麻姑纤鸟爪。袅袅。无风娇影自轻飏。”通过比喻麻姑的纤手和小鸟的爪子,形象地描绘了紫薇花轻盈的姿态,即使在无风时也展现出自然的摇曳之美。
“谁凭玉阑干细语。尔汝。檀郎原自紫藤郎。”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仿佛听到紫薇花与某人细语,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又亲近的氛围。其中“尔汝”二字,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情感的互动性。“檀郎原自紫藤郎”则巧妙地将紫薇与紫藤联系起来,暗示了紫薇花的特质与身份。
最后,“闻道花红无百日。难得。笑他团扇怕秋凉。”点出了紫薇花的短暂与珍贵,与团扇(象征着短暂的夏日)对比,强调了珍惜眼前美好时光的主题。整首词通过对紫薇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享国年虽近,斯民泽已深。
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
方庆逢千载,俄惊遏八音。
天愁嵩岭外,云惨洛川浔。
仗动千官卫,神行万象阴。
孤臣恩未报,清血但盈襟。
文景孜孜佥与恭,慨然思就太平功。
兴隆学校皇家盛,放斥缤嫱永巷空。
威慑黠羌方问罪,丹成仙鼎忽遗弓。
霜清日薄箫笳咽,万国悲号惨澹中。
千龄应运◇天人,四海方欣政日新。
忽见九门陈羽卫,犹疑五载欲时巡。
觚日月暗翔金凤,辇道霜清卧石麟。
白首旧臣瞻画翣,秋风泪洒属车尘。
捕蝗之术世所非,欲究此语兴於谁。
或云丰凶岁有数,天孽未可人力支。
或言蝗多不易捕,驱民入野践其畦。
因之奸吏恣贪扰,户到头歛无一遗。
蝗灾食苗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
吾嗟此语祗知一,不究其本论其皮。
驱虽不尽胜养患,昔人固已决不疑。
秉蟊投火况旧法,古之去恶犹如斯。
既多而捕诚未易,其失安在常由迟。
诜诜最说子孙众,为腹所孕多昆蚳。
始生朝亩暮已顷,化一为百无根涯。
口含锋刃疾风雨,毒肠不满疑常饥。
高原下湿不知数,进退整若随金鼙。
嗟兹羽孽物共恶,不知造化其谁尸。
大凡万事悉如此,祸当早绝防其微。
蝇头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难施。
只惊群飞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
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
盖藏十不敢申一,上心虽恻何由知。
不如宽法择良令,告蝗不隐捕以时。
今苗因捕虽践死,明岁犹免为蝝菑。
吾尝捕蝗见其事,较以利害曾深思。
官钱二十买一斗,示以明信民争驰。
歛微成众在人力,顷刻露积如京坻。
乃知孽虫虽其众,嫉恶苟锐无难为。
往时姚崇用此议,诚哉贤相得所宜。
因吟君赠广其说,为我持之告采诗。
《答朱寀捕蝗诗》【宋·欧阳修】捕蝗之术世所非,欲究此语兴於谁。或云丰凶岁有数,天孽未可人力支。或言蝗多不易捕,驱民入野践其畦。因之奸吏恣贪扰,户到头歛无一遗。蝗灾食苗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吾嗟此语祗知一,不究其本论其皮。驱虽不尽胜养患,昔人固已决不疑。秉蟊投火况旧法,古之去恶犹如斯。既多而捕诚未易,其失安在常由迟。诜诜最说子孙众,为腹所孕多昆蚳。始生朝亩暮已顷,化一为百无根涯。口含锋刃疾风雨,毒肠不满疑常饥。高原下湿不知数,进退整若随金鼙。嗟兹羽孽物共恶,不知造化其谁尸。大凡万事悉如此,祸当早绝防其微。蝇头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难施。只惊群飞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盖藏十不敢申一,上心虽恻何由知。不如宽法择良令,告蝗不隐捕以时。今苗因捕虽践死,明岁犹免为蝝菑。吾尝捕蝗见其事,较以利害曾深思。官钱二十买一斗,示以明信民争驰。歛微成众在人力,顷刻露积如京坻。乃知孽虫虽其众,嫉恶苟锐无难为。往时姚崇用此议,诚哉贤相得所宜。因吟君赠广其说,为我持之告采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sFmDmD.html
依依节物旧年光,人去花开益可伤。
圣主聪明无色惑,不须西风返魂香。